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②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
【小题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04-19 02:4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操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小题2】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注释)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王国维曾奔父丧归故里,本词写离别时的情景。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蝶恋花”是词牌,全词共60字。
B.王国维,古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著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作品。其著作《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有“境界”乃词中胜境。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D.“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虚写,暗含抒情的意味。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用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E. 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人间第一耽离别”的耽与《诗经·卫风·氓》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意思相同,都指“沉迷”,本词告诫大家勿要沉陷在离别之情中不能自拔。
【小题2】本词通篇透着无奈之情,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表现出哪几种无奈之情?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