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7月12日7时8分44秒在甲地(北纬30.5度,东经83.4度)发生6.7级地震;12月9日2时32分11.6秒在乙地(北纬42.9度,东经145.2度)发生7.1级地震;12月26日8时58分55.2秒在丙地(北纬3.9度,东经95.9度距海岸3Q公里)发生8.7级地震,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地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等国家,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失踪,大批房屋损毁。
回答:
(1)丙地地震释放的能量是甲地的__倍。
(2)2月26日的印尼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里氏8.7级,而美国地震监测网测定为9级。因此有人说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请谈谈你的看法。
(3)本次丙地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这会对国家版图产生什么影响?
(4)简述三次地震的成因,并分析甲、乙两地受灾程度比丙地轻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4-06 10:45: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鲁甸县“8·3”地震中,牛栏江天花板电站坝埂附近的猫跳石两岸峭壁在地震
中大面积滑坡,滑坡体滚落进下方的牛栏江,牛栏江形成堰塞湖。一夜之间,堰塞湖水位上涨10多米,如不处理两天后或决堤。
分析牛栏江堰塞湖形成后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应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同类题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小题1】从表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A.自然灾害强度减小了
B.自然灾害的频率低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小题2】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同类题3
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是
;它在我国多发的原因是
;其分布特点是
,灾情分布是
。
(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
;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
。
(3)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试分析其原因。
(4)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5)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小题2】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的剖面图。
指出该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并简述原因。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