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 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小题1】本词通过三个层次,委婉细腻地抒写对“春”的情感。请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这三个层次,然后再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词的情感。(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杜宇”、“黄昏”、“潇潇雨”这三个意象在抒情上所起的作用。(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05-07 03:52: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九仙山

苏轼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余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注)①这首诗是苏轼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杭州通判游赏九仙山、夜宿无量院时所作。九仙山相传是东晋葛洪、许迈等炼丹成仙之处。诗人于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②风流王谢:指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和孝武帝时的“风流宰相”谢安。③玉室金堂:指华美的道观,这里指佛寺无量院。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叙写九仙山的往昔。自从称得上是古代仙人式的风度翩翩的游山客王导、谢安逝世之后,名山空闻五百年,难有知音。
B.“桃花流水失秦人”一句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九仙山景色虽如桃花源般清静幽美,却难以寻觅九仙的遗迹。
C.颈联中的“冷逼身”一笔兼写虚实二境。实者,“冷通身”是诗人梦中所感;虚者,诗人夜宿山上,深夜凉意传导入梦,梦中人便觉得“冷逼身”了。
D.“云峰缺处涌冰轮”一句诗人将月喻为冰轮,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地写出一轮明月从云峰中跃出的奇丽景象。
【小题2】与作者在1075年创作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相比,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