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念奴娇
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注释)①牛渚: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下临长江,突出江中处为采石矶,风光绮丽,形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②危亭:就是“然犀亭”,与下文的“照水然(同“燃”)犀”,是同一典故,东晋温峤“路经牛渚采石矶,听当地人说矶下多妖怪,便命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灭,奇形怪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晋书·温峤传》)后人常用“燃犀”来形容洞察奸邪。③胡羯:指金兵。
【小题1】简析“客里襟怀如豁”中“豁”的妙处。(5分)
答:     
【小题2】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6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1-07 06:2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添字丑奴儿•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注),不惯起来听。

(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被迫从故乡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含蓄深沉地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B.上阕着力渲染芭蕉树的繁盛,因此才有了下阕雨打芭蕉声响之大,才能更好体现主人公凄凉的心境,为下阕抒情做了铺垫;芭蕉叶叶舒展,蕉心常卷,衬托主人公的愁绪满肠。
C.这首咏物词写词人听到雨打芭蕉引起身在异乡的愁思。词人从北方逃难到南方,听到雨打芭蕉之音,漂泊之感顿生。“不惯”绝不只是水土气候上的难以适应,还有飘零沦丧的异乡之感。
D.整首词语言浅近,音韵和谐,上下两阕中叠语的运用,不仅有一种音乐上的回旋之美,而且更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强烈的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小题2】词人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
【小题3】(新高考新导向题)词人在这首词里写到“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蓬”,她的《声声慢》中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