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题。(共6分)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题1】这两首词内容都属于    题材,都描写了一个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小题2】比较两首词的下阕在抒情方式上的差异。(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12-23 04:48: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忆秦娥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词中“年年柳色”,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C.毛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一“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一“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小题2】下列各句中,对两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有提到人物姓名,可见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粹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间上看,李词和毛词所交代的均是秋季。
C.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两词皆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通过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