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闲居上饶城北之带湖。该词为其闲居期间记游所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小题1】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出青山、明月怎样的特性和共性?
【小题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12-24 04:27: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天仙子
宋·张先
序: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①嘉禾小倅:嘉禾,宋时郡名,今浙江嘉兴市。小倅:小官。倅,副职。②水调:曲调名。③流景:逝去的光阴。景,日光。④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
【小题1】对全词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的上片写伤春之情。词人把酒听歌意在消愁,结果却酒醒愁未醒。春去尚有回归日,而大好青春却一去无返机了。
B.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C.“帘幕密遮灯”是写在花园里,因风大,灯火需要遮蔽。
D.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前两句写所见,鸟儿成双是爱情和美满的象征。“暝”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
【小题2】《后山诗话》云:“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句,意境高妙,历来为诗家称道。请对此句的妙处作简要分析。(4分)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