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错一字整句不得分)
(1)
,留恋处
,
。(柳永《雨霖铃》)
(2)苏轼《定风波》的上阕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岑远目
,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
,帘卷西风
。
(5)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
(6)岁寒,
。(《论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0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 亭 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小题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小题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注)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本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请简要赏析。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鸟”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小题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结合原文,简要分析。(2分)
【小题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曲,说两个理由。(4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①。
(注)①南冠、楚囚:《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小题1】结合诗歌前三联简要分析本诗在写景上主要运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描写蜀道的险峻神奇,使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从“点”的角度表现蜀道艰难的两个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