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沁园春•长沙》描绘出秋天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的句子:
“ , ”。
【小题2】《荆轲刺秦王》在荆轲慷慨赴难时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
“ , ”。
【小题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 中对“沉默”的预言是
“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17: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②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①,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①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13题。
新城道中
①
(二首选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②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
③
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
④
春耕。
注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
②铜钲:铜锣。③西崦:西山。④饷:犒劳。
【小题1】(1)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从全诗来年,前二名胜“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有何作用?(4分)
【小题2】对于这首诗第二联即第三、四句的评价,存在不同看法。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四云“三、四(句)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以你所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自己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比哈这一修辞运用的评价。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表达得体,200字左右。(10分)
参考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①
元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
②
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
③
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强整:勉强整理。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1)这首曲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同类题5
根据要求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作为人臣无论出世或入世都应把百姓与君王放在心间的诗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