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小题1】诗歌上片选用了哪些具体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题2】赏析诗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30 02:3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9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此词写于淳熙二、三年(1175-1176),诗人当时正任江西提刑。
①造口:地名,在江西万安。②郁孤台:在江西赣州西南,又名“望阙台”。愁予:使我发愁。
【小题1】词也称
,“菩萨蛮 ”是本词的
,从字数看,本词是一首
。 本词作者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
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
开创的,另一大流派是
。(3分,每格0.5分)
【小题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结合全词,请简要概括“江晚正愁予”中“愁”字所包含的情感。(3分)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离骚》)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同类题3
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
(1)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3)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5)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生有声。
(7)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踏枝
南唐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小题1】阅读上面词作,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两项是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象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鸿飞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见其内心的孤寂悲苦。
C.“一晌”一句,写词人宴会散后,犹自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还不愿下楼回房。
D.“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见拭泪巾帕之珍美,再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E. 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
【小题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试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睛池馆①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③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②鹧鸪:一种鸟,其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上阕是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小题2】“此情唯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