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
阮郎归 梅词
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
①
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释】①儿家:我家。
【小题1】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8-05 03:5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①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①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从“独在”二字来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C.“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D.“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小题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小题1】简要赏析“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句。(4分)
答:
【小题2】请根据上下文,分析“但”在词中的作用。(4分)
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大柏地
(注)
一九三三年夏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慶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大柏地在江西瑞金北部30公里的地方,1929年1月,***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前两句从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却没有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
C.上阙从空中景象写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到处闪烁着绮丽的暮色。
D.下阙起首两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
(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加以分析。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4)是故无贵无贱,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5)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6)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苏轼《赤壁赋》)
(7)舞幽壑之潜龙,
。(苏轼《赤壁赋》)
(8)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同类题5
默写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又前而为歌曰:“
,
!”复位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3)在《沁园春 长沙》一文中通过描写动物的姿态而展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