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海啸常伴地震而发生,出现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地处太平洋西侧,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多数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为( )
①我国海区多是宽广的浅水大陆架
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
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
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03 12:5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海域①~④中,石油污染较严重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受石油污染的影响,上题中的海域( )
①海洋生态遭受破坏 ②海岸环境遭受破坏
③爆发赤潮 ④洪涝灾害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以下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
沙漠化效应”污染物主要的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海洋石油的开采
C.近海石油的加工
D.海洋石油运输
【小题2】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
同类题3
图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11年12月18日,③处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损进水导致作业中断。造成这次救援中断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天气严寒
B.台风影响
C.海浪和海冰冲击
D.海水污染严重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于公海
B.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②处
C.③处海底分布着储量巨大的多金属结核矿产
D.受板块运动作用,④处海底地形类型为海沟
同类题4
海洋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淡化工程产水用途主要为工业及民用。近年来我国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不断增长。下左图示意我国海水淡化工程的地区分布,下右图为浙江省简图。
(1)描述我国海水淡化工程的地区分布特点?(9分)
(2)浙江降水丰富仍需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工程,试分析原因。(6分)
同类题5
下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处海底地形为
,乙处海底地形为
。(2分)
(2)该海域特有的生物海岸有
海岸和
_海岸。在海岸带开发利用中易产生的问题有
、
等。(4分)
(3)B海峡周边地区易发生地震,原因是
。(2分)
(4)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的角度,简述该海域对A国的重要意义。(3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海洋地理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