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一首《望海潮》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与之相伴,八月十八钱塘潮也成了千古绝胜。但出乎意料的是,去年的八月十八潮,只在人们满怀期盼的眼神下“翻了几个筋斗”扰苹草收场离去。去年的钱塘潮为40年来最小。1995 年,钱塘潮借助台风,潮差曾经达到了9米,这应该是历史上的最高纪录了。去年的钱塘潮为何几乎“波澜不惊”?滚滚江水、万马奔腾的钱塘潮后人还能见到吗?围垦、架桥、修海塘、人类的这些改造活动对钱塘潮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浙江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周玲强教授认为,2 000余年的浓厚文化积淀,早就使钱塘潮超出了一般自然景观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
B.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
C.观钱塘江大潮需要选择时机,最好在农历八月十八 |
D.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杭州湾“口小肚大”的形状有关 |
【小题2】农历八月十八为钱塘江大潮的观潮日,除了自然地理原因之外,还有它的历史继承性,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钱塘江大潮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为( )
①杭州湾的喇叭口地形和河口的沙坎
②由于月球、太阳的引力,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出现天文大潮
③夏季风的推波助澜
④海潮和河水的相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