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台湾澎湖的海滨,矗立着一种古老的人工建筑物——石沪。石沪通常位于潮间带,是利用海水的周期性涨退与鱼群洄游特点而设下的捕鱼陷阱。沪墙是石沪的主体构件,是由具有大量气孔的大块岩石和珊瑚礁碎屑砌嵌在一起而成的。沪墙高大,内壁陡直,甚至在顶端常有一小段卷曲。图甲是台湾双心石沪俯瞰图,图乙为沪墙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渔民捕鱼时鱼群集聚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图中沪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为沪内、B处为沪外
B.沪墙质地坚硬,具有层理构造
C.由喷出岩混入珊瑚礁碎屑堆砌而成
D.形态成因与流动沙丘形态成因相同
【小题3】关于石沪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筑沪区平坦开阔,利于集鱼
B.沿岸潮间带均可筑沪集鱼
C.潮差小的区域,集鱼效果好
D.海浪小的区域,集鱼效果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31 05:18: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图中A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A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最主要的原因是
A.位于中纬度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水温适宜
B.受上升补偿流影响,饵料丰富
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D.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小题2】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该渔场的渔业资源不断减少,盛产的鳕鱼几乎看不到了。导致该渔场鳕鱼几乎看不到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引起海洋环境发生变化
B.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频繁发生
C.“竭泽而渔”的人类活动酿成的后果
D.鳕鱼生长和繁殖方式发生变化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完成问题。
该信息系统最可能用于( )
A.石油资源勘探
B.渔业资源分析
C.海浪监测预报
D.港口建设选址
同类题3
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
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
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
D.风浪小
同类题4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描述的是杭州湾大潮的景象,请结合图乙分析此时杭州湾潮势特别大的原因。
(2)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浙江省北部海域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请分析其成因。
同类题5
辽阔的海洋有无尽的宝藏。下列人类活动中,主要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的是
A.滨海潮汐发电
B.海水淡化利用
C.海洋石油钻探
D.滨海盐场晒盐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海洋地理
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