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余震次数较多②防震意识较差
③建筑质量较差④人口较为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9 01:4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来看,地震属于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地貌灾害
同类题2
(10分)(地理—自然灾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灾情严重。截至5月13日,地震至少造成8219人死亡,17866人受伤,约26.91万座建筑物损毁严重,经济损失可能超过50亿美元。
(1)描述2001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的分布规律(2分)
(2)分析尼泊尔该次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8分)
同类题3
读我国“2014年全国三类灾害情况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信息凸显的自然灾害特征是
A.区域性
B.联系性
C.严重性
D.周期性
【小题2】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山地环境中,泥石流产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山麓地带洪积物
B.湿润季节的暴雨
C.人类开矿堆积物
D.干旱季节风化物
同类题4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秦岭有关信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说明图中暗河的流向、堰塞湖的形成后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同类题5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滑坡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下图为某地9月13日形成的堰塞湖,其物质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
B.火山喷发
C.地震
D.洪涝灾害
【小题2】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
我国的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