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11 11:1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地(18.5°N,72.5°w)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2日16时56分,发生里氏7.O级地震。该国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地震发生后,联合国要及时获取地震对当地破坏程度的信息。其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数字地球”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
同类题2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2月初,持续几天的特大暴风雪肆虐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15人死亡,5000多次航班取消,估计对航空公司以及受困旅客所造成的损失达2亿美元,地面交通也发生多起致命车祸。
试从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减少暴风雪损失的应对措施。(10分)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渤海出现强风暴潮时的天气系统图。
(1)渤海海域出现强风暴潮,且呈现西南重,东北轻的分布特点,结合图分析其产生的气象原因。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同类题4
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
A.
B.
C.
D.
同类题5
下列自救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B.地震时,若不幸被圧埋在废墟下,要不停地大声呼救
C.陷入沼泽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D.台风强风过后不久,出现风平浪静,此时可以外出活动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