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9-07 05:54: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中部灾害带( )
A.孕灾环境最为简单
B.内蒙古蝗灾突出
C.人类活动使该带灾情“缩小”明显
D.黄土高原暴雨洪水、干旱突出
同类题2
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
B.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
C.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
D.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
同类题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强寒潮对东北林区危害最大 ②寒潮是形成“倒春寒”天气的原因 ③寒潮对我国影响范围比台风小 ④寒潮可以净化大城市的空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4
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据此回答:
【小题1】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小题2】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小题3】(小题3)在此次地震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
A.妇女、老人
B.青少年、儿童
C.残障人
D.青壮年男性
【小题4】(小题4)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
B.震源浅
C.震源深
D.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
同类题5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完成各题。
【小题1】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最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小题2】图示期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有( )。
①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压高 ②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移动 ③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 ④北半球较低纬度暖气团势力强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小题3】烟雾可以预防寒潮带来的霜冻的原因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为地面传导热量
C.让作物吸收更多的CO
2
D.增强大气逆辐射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