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各题。
采桑子
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注]。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注]兰襟:芬芳的衣襟。比喻知已亲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纳兰性德,清代词人。字容若,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B.上片写出词人低沉黯然的心情。从“辜负”“闲行”“独自”这些词语中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寂寞与无聊。
C.上片中词人采用了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表达自己看到眼前春景,景色虽美却无心赏景,也烘托出词人怅然若失的内心感受。
D.下片中词人写到“近来怕说当时事”,而今,物是人非,他害怕回忆起往昔美好的一切。也体现了他性格中多情、重情义的一面。
E. 整首词写得非常细腻,情感丰满、变化曲折,格调低沉缠绵、哀婉动人,词人最后把如此沉郁的悲苦之情全都寄托于梦中,聊以慰藉。
【小题2】苏轼在在《念奴断・赤壁怀古》)中写到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纳兰性德这首词也有“明月多情应笑我”的词句,请说说二者的不同意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1 08:0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秋暮村居

(清)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注)①荧荧:灯光闪烁之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小题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齐,布列整齐之意。一路行来,但见空谷寂静,遍山林木整齐布列。一个“齐”字,写出了木叶尽脱,山林空阔的暮秋山景。境界阔大,很有气势。
B.“试上小楼极目望”诗人眼中的景象很分明:有池塘,有水边或者水岸,有山坡或者斜坡,为下一个层次的推出,提供了极佳的背景。
C.“吠”、“鸣”声把词人从远处拉到了眼前,但是这“鸡鸣狗吠”,并不是这种现实情状,词人把它当作一种情趣的寄托,一种精神的追求。
D.这“东西”是“东方与西方”和“东边与西边”的空间方位,这个远山变幻而柴扉“独掩”层面的画意,表明词人需要的是“独掩”的与世隔绝那份淡定。
E.全词以轻灵浑朴的笔调描绘出村野田园的风光情趣,读之犹如欣赏一幅优美安详,恬淡静谧的水墨山水画。景象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动静相间,有声有色。
【小题2】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