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踏莎行
陈尧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晓。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注释:①据释文莹《湘山野录》记载,时宰相中国公吕夷简欲致仕,仁宗问何人可代,夷简遂荐尧佐。尧佐拜相后,“极怀荐引之德,无以形其意,因撰燕词一阕,携觞相馆,使人歌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的起首三句点节序,写环境,以燕子的翩然来归,借代朝廷的济济多土,二社,指春社与秋社,是祭祀社神(土地神)的节日。
B.“千秋”即秋千。燕子于寒食前后归来,而秋千正是寒食之戏。欧阳修《蝶恋花》中有“欲近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此句亦暗点时令。
C.“风凰巢稳许为邻”,以凤凰形容自己所居之屋,意在突出其华美与高贵。不说“占得”,而说“许为邻”,含有奉承之意。
D.“画梁时拂歌尘散”句用典:汉代有虞公者,善歌,发声能震散梁上灰尘。华堂歌管,是富贵人家常事,燕子栖于画梁,则梁尘亦可称作“歌尘”。
E. “为谁归去为谁来”,纯为口语,一句提问,引起读者充分注意,然后答出“主人恩重珠帘卷”,悠然沁入人心,完成了作品的主题。
【小题2】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的哪几种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28 04:04: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陈 亮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淳熙十五年岁末陈亮跋涉数百里,到江西上饶探访辛弃疾。别后二人曾作调多首反复赠答。据词中却忆去年风雪”一语,知作于淳熙十六年。②次骨,至骨。③用刘备批驳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尹、诸葛亮那样的事业,只有在位者才能去做,平民百姓是无法去做的,所以说尽了等于没说。
B.“樽酒”四句既忆去年相聚的欢欣也有眼前关山阻隔互相思念的痛苦,还有志难酬而早生自发的悲愤。
C.“天下”二句是说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卖刀剑换买锄犁一类耕田的铁器。
D.其文辞典丽宏富,平易自然,用语曲折摇曳之致,即兼具精警奇肆与蕴藉含蓄之美,极富艺术感染。
【小题2】这首词有雄深悲壮的特色:慷慨中见幽郁,苍劲中含凄惋。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赏析这一特色。

同类题5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①
苏 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白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浑黄迷漫,迤逦向前。
B.“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写尽了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表达了对谄媚小人的不满之情。
C.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D.词作第一句写风雨后,天朗气晴,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E. 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妙的写作技艺和艺术审美。
【小题2】“人间有味是清欢”被称作词眼,结合全词分析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