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利用波浪发电其能量是( )
A.天体引潮力
B.地球内部
C.太阳能
D.海洋生物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不大
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C.我国的山东、福建、江苏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
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
【小题3】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波浪—密度差异
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
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21 10:0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
A.23∶55
B.17∶55
C.11∶30
D.11∶55
同类题2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
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
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
【小题2】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
【小题3】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同类题3
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日、月等天体的引力
B.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
C.大气的运动
D.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
同类题4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2)A、B两海区的海水盐度均比大西洋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低,原因是
;A海区的盐度低于B海区的原因是
。
(3)地中海由西向东盐度渐高的原因是
。
同类题5
19世纪初,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北邻秘鲁)和秘鲁等地,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到次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也会遭受灭顶之灾。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下图示意某次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部分地区表层水温距平值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
A.印尼东部岛屿降水增多
B.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C.秘鲁沿岸降水减少
D.厄瓜多尔西部沿海洪涝减少
【小题2】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中( )
A.赤道逆流增强
B.秘鲁寒流东移并减弱
C.南赤道暖流增强
D.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海洋地理
海洋与海岸带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