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
①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
②
醒来无味。
(注)①此词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扈从圣驾东巡时所作。②解道:知道。
【小题1】开头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塞外风光?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小题2】结合全词简析“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一句的复杂思想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6 07:20: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E. 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人物刻画细腻。
【小题2】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喜欢雪花,在于雪花轻盈的形态,不在于雪花处在寒冷之地。
B.三、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雪花与牡丹等人间富贵花的不同,表现雪花高洁的品性。
C.五、六句用典,悲叹东晋咏雪的才女谢道韫死后,再也无人怜惜雪花,雪花只落得漂泊天涯的命运。
D.整首词中诗人以雪花自况,托物言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追求的至清至洁的精神境界。
【小题2】请简要赏析“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的妙处。
同类题3
浣溪沙
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
②
莫惊眷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③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纳兰性德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为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小题1】词的上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做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亡妻之痛,试选择一种手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纳兰性德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
①
三更雨,却忆红楼
②
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注】①紫塞:边塞。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②红楼: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首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离愁别绪比作丝线,意在表现此时内心愁思尚轻。
B.二句中“孤枕”、“边城”,营造出凄清的氛围;一个“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却忆红楼半夜灯”采用虚写手法,以家中半夜灯火犹明暗示亲人此时也在思念自己。
D.三、四两句对比强烈,“因听”“却忆”形成陡转,强化了词人思念之情之深、之重。
E. 上片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词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小题2】“偏到鸳鸯两字冰”一句蕴含着词人怎样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说明。
同类题5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A.上片写大队人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向山海关方向进发。
B.下片写塞外风狂雪骤,而这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在故乡是没有的。
C.整首词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D.“夜深千帐灯”是以乐景衬伤情,万家灯火勾起了征人愁肠百转的思乡之情。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