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赏析:酒味并不淡薄,只是词人的愁太重了,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词人在这里以酒之淡反衬愁之重。一个“淡”字写出了词人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赏析:这句词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对比周瑜破曹时的风流俊雅、年轻有为,自己头发花白、功业无成,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赏析:本句词人运用写实的手法,故国的“雕栏玉砌”应当还在,然而物是人非,“朱颜”已改,引起作者无限的感慨。
D.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赏析:这里用“归船”“长笛”“白鸥”等词语,将“想弃官归隐”这种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的东西表达出来,增加了诗的形象之美,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1 02:59: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各题。

贺新郎·别茂嘉①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②,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③、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④。更长门翠辇辞金阙⑤。看燕燕⑥,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①茂嘉:辛弃疾的堂弟,时因事贬官。②鹈鴂:(tíjué)指伯劳,在暮春时节啼叫的鸟,叫声很悲切。③未抵:比不上。④马上琵琶:用王昭君出塞事。⑤“更长门”句:用陈皇后失宠事。⑥燕燕:《诗经·邶风》的《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表达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通过描写在春去秋来之际,听到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营造了凄凉悲伤的氛围,并寄托了词人的悲痛心情。
B.“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运用了借代手法,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有力的铺垫。
C.“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汉代典故。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桥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
D.“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运用典故,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荆轲冒着萧瑟秋风,寒冽易水,壮别去国,慷慨悲歌,送别的宾客素衣素冠像一片白雪。
【小题2】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词作内容进行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寄丰真州①
【南宋】戴复古
忆把金罍酒②。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天下事,公知否。
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起东山丘壑梦③,莫惜风霜老手。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看金印,大如斗“④。
注:①丰真州:作者的朋友,曾任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知州,生平不详。②金罍(léi)酒:泛指华美的酒盏。③东山丘壑梦:晋文帝时,谢安被召为著作佐郎等职,他以病辞,隐居会稽东山,与王羲之等人游山玩水,吟诗作文,被称为“放情丘壑”、“无处世意”。④看金印,大如斗:东晋大将军王敦举兵叛乱,周頻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的上片,一个“叹”字,与“忆”相呼应,引起对别后人事的追溯,又以“天下事”收起,一气呵成。
B.词的上片,“赢得”一句,虽表现诗人面对世事的无奈,不忍目睹,只能双眉长锁,但其中也有苦中作乐。
C.上片“东望”三句,想到沦丧地的人民正翘首盼望,词人心情非常悲伤,但仍希图恢复,并提醒激励友人。
D.词的下片,以“钱塘风月西湖杨柳”起笔,美景让词人留连忘返,以此排遣悲情,从而与上片形成逆转。
E. 全词笔力豪健,气势浑厚,意境阔大,字里行间,感情饱满真挚,古人称赞戴复古:“豪情壮采、直逼苏轼”。
【小题2】请结合全词,分析下片两处典故的用意。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