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垃圾生产量人均1.2公斤/日,城镇生活垃圾规模达89.9万吨/日,且垃圾正不断“围困”城市。要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必须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其中最迫切、最关键的是减量化。下图为垃圾处理方法的优选原则示意图。
传统生猪养殖,猪舍简陋、粪污随意排放,导致蚊鼠成灾、病疫多发。下图示意广西金秀县高架网床清洁养殖猪舍。
2019年6月16日下午,二十国集团((U20)能源与环境部长会议顺利闭幕。在本次会议上,各国就推动削减海洋塑料垃圾的国际框架达成共识,力图降低海洋污染。海洋垃圾是指在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其中,最严重的海洋垃圾是塑料。其中有一种塑料垃圾被称为“微塑料”,它是指粒径很小的塑料颗粒以及纺织纤维(通常认为直径小于5毫米),微塑料由于是污染载体,又被称为“海洋里的PM2.5"。如今,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众多国家的关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塑料废物年产约3亿吨左右,目前已有近90个国家或地区出台控塑限塑措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禁塑”正在成为全球保护环境的共识。
2019年9月1日,西安市正式实施《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调查结果显示:95. 5%的市民支持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但有近三成市民基本不懂生活垃圾如何分类。下图示意西安市垃圾分类图案。
西藏偏远农牧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使,过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除了一些废旧衣物以外,均可以自然循环和消耗,几乎不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种类越来越多(见下图),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