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文阅读(共15分)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正夔一足,乎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之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也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闻而审,为福矣三人行,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鲍叔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C.有闻传之者曰拔剑撞破之。
D.宋君令人问于丁氏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
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3分)
②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4-24 12:4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选文(一)

三十五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旘,乃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听事,髃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①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选文(二)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五年,道  除:修治。
B.南山之颠以为阙 表:表明。
C.乃蜀、荆地材皆至 写:输送。
D.立远视,而望幸焉 缦:长久。
【小题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
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小题3】下列有关古代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B.媵女是指陪嫁的女子,她们也有可能成为嫔和嫱。
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D.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对现存地位高或年长的人的尊敬。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秦始皇之所以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
B.计划等阿房宫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
C.宫中有人泄露了秦始皇的行踪,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秦始皇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
D.《过秦论》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叙吻合。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
(2)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凃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乙)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亦然(凶,收成不好,荒年)
B.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
C.去江口守空船(来,语气助词,无义)
D.坐促弦弦转急(却,但是)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好战,请战喻     斧斤时入山林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C.君翻作《琵琶行》   昔者先王以东蒙主
D.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人死,曰:“非我也,岁也。”
【小题3】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小题4】请用“/”给下面画波浪线的文言文断句。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说苑》)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     次:次序
B.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C.虽趣舍万殊   趣:兴趣
D.夫人之相与   与:一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永和,文中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B.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一个字和“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澡,嬉游,以祈福消灾。
D.流觞,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游文山观大水记
文天祥
自文山门而入,道万松下,至天图画,一江横其前。行数百步,尽一岭为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尽处为障东桥,桥外数十步为道体堂。自堂之右循岭而登为银湾,临江最高处也。银湾之上,有亭曰“白石”,青崖曰“六月雪”,有桥曰“两峰之问”,而止焉。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概也。
戊辰岁,余自禁庐罢归,日往来徜徉其间。五月十四日,大水,报者至。时馆中有临川杜伯扬、义山萧敬夫,吾里之士以大学试,群走京师,推孙子安未尝往。辄呼马戒车,与二客疾驰观焉,而约子安后至。
未至天图画,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震荡而不可御。临岸侧目,不得往视,而隔江之秧畦菜垅为洪流矣。及松江亭,亭之对为洲,洲故垤然隆起,及是,仅有洲顶,而首尾俱失。老松数十本,及水者争相跛曳,有偃蹇不伏之状。至障东桥,坐而面上游水从“六月雪”而下,如建瓴千万丈,直送乎吾前,异哉!至道体堂,堂前石林立,旧浮出水面,如有力者一夜负去。
酒数行,使人候“六月雪”可进与否,围棋以待之。复命曰:水断道。遂止。知银湾,山势回曲,水至此而旋。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乃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而水之情状无一可逃遁。故自今而言,则银湾遂为观澜之绝奇矣。坐亭上,相与谙谑,赋唐律一章,纵其体状,期尽其气力,以庶几其万一。予曰:“风雨移三峡,雷霆擘两山。”伯扬曰:“雷霆真自地中出,河汉莫从天上翻。”敬夫曰:“八风卷地翻雷穴,万甲从天骤雪举。”惟子安素不作诗,闻吾三人语,有会于其中,辄拍手将须、捧腹顿足,笑绝欲倒,盖有渊明之琴趣焉。倚阑逾时,诡异卓绝之观不可终极,而渐告晚矣。乃令车马从后,四人携手徐步而出。及家而耳目眩颤,手足飞动,形神不自宁者久之。
他日,子读《兰亭记》,见其感物兴怀,一欣一戚,随时变迁,予最爱其说。客曰:“羲之信非旷达者。夫富贵贫贱、屈伸得丧,皆有足乐,盖于其心而境不与焉。岂以昔而乐,今而悲,而动心于俯仰之间哉?”予恍然有间。人生适意耳,如今日所遇,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前之所欣,所过者化,已不可追记,予意夫后之所欣者至,则今之所欣者又忽焉忘之,故忽起奋笔,乘兴而为之记,且谂同游者发噱。
(有删改)
【注释】①禁庐:宫廷。②谂(shěn):劝告,告诉。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止焉 止:停止,此为“到了终点”
B.如建瓴千万丈  建瓴:倾倒水瓶,形容水势大
C.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   委折:回环,曲折
D.予恍然有间    间:机会,机遇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里之士以大学试 围棋以待之
B.与二客疾驰观焉 则今之所欣者又忽焉忘之
C.洲故垤然隆起   故忽起奋笔
D.乃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    乃令车马从后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概也 这就是文山临江一带的概貌
B.有偃蹇不伏之状     呈现出傲岸、不肯屈服的样子
C.以庶几其万一 能大致写出这种奇绝景色的万分之一
D.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 俯仰间万物都不能改变它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至道体堂,堂前石林立,旧浮出水,而如有力者一夜负去。
【小题5】从全文看,“乘兴而为之记”的“兴”指______________之兴,______________之兴和______________之兴。
【小题6】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文中王羲之与“客”对人生的认识有何不同。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眄庭柯以颜 怡:使……愉快。
B.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乃衡宇    瞻:看见。
D.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不谏 知来者可追
B.瞻衡宇    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流憩 云无心出岫
D.门虽设常关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小题3】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
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