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所在,皆为贲、诸。
……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解素衣,衣缁衣而。其狗不知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囊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
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
三虱食彘,相与。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弗杀。
(《韩非子·说林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解素衣雨:下雨
B.衣缁衣而反反:回来
C.衣素衣而出出:外出
D.三虱食彘,相与讼讼:责备,埋怨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小题3】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
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
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4分)
(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4分)
(3)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7-29 04:30: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①作吏部侍郎,侯②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己酉夏五月,至池阳,侯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改)
【注】《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该书著录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①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②侯:侯,古时士大夫平辈之间的尊称。此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③椠: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版本,引申为刻本。
【小题1】下面一段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A.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B.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C.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 不得/饮而起。
D.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 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赵氏夫妇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一组是(  )
①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④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⑤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⑥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的序文部分,集中笔墨详细叙述了李清照夫妇二人收藏金石书画等的聚散经过,表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以及在时局动荡中无能为力的悲痛。
B.赵明诚当太学生时就酷爱碑文,做官后,更是立下了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游遍辽远的地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向。
C.夫妇二人志趣相投,或共同校勘书籍,或相对惋惜无钱购买珍品,或以饮茶先后为赌注考察记忆力。点滴小事,看似琐屑,却颇有情致。
D.危急时赵明诚要求妻子亲自抱着所说的宗庙祭器,并与之共存亡,这让李清照心里很不好受,也让人看到了他的爱物成痴。
【小题4】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2)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嗟乎!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出:超出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C.其破荆州,下江陵   方:当
D.举匏樽以相 属:同“嘱”嘱托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不传也久矣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其身也,则耻师焉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C.固一世之雄也,今安在哉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D.皆出于此乎 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A.是故益圣,愚益愚B.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食埃土,下饮黄泉D.顺流而
【小题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今安在哉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为其然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5】翻译以下文言句子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同类题4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庐山记
〔清〕敬恽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①,泊左蠡。庚辰,舣星子②,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③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④,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至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踏乱石寻瀑布源,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贻后之好事者焉。
【注】①宫亭:宫亭湖,彭蠡湖(鄱阳湖)的别称。②舣(yǐ):船靠岸叫舣。星子:县名,在鄱阳湖西北岸,庐山之南。③振钥:用钥匙开锁,指打开文会堂的门。顿:住下。④湖壖(ruán):湖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出后,贯道溪循:顺着
B.相驰逐布空中,势雨且:将要
C.未抵秀峰寺里所:左右
D.至寺,观右军墨池旋:返回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体现庐山“有娱逸之观”的一组是
①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②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  
③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④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⑤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
⑥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庐山三面环水,而那水因为是河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是显得清逸动人。
B.作者是因为有事渡过鄱阳湖,顺道上了庐山,有了庐山之游,在山上逗留了数日,晚上住宿在文会堂、秀峰寺等地。
C.庐山云蒸雾绕,尤其是作者在登上五老峰后,极目远眺彭泽,大朵的云遮天蔽日,滚滚而来,让作者叹为观止。
D.作者的庐山之游,既想饱览庐山奇异的自然景观,也想趁机观赏李白的读书堂和王羲之的墨池等人文景观。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西行,寻至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3分)
译文:
②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贻后之好事者焉。(4分)
译文: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6处)(3分)
《易》曰:“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诚哉斯言,不可以不深察也。伏惟陛下欲善之志不减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若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矣。 《贞观政要》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张耒)
①《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
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敛藏其英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青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jué yì指木椽﹑木桩之类的木料)、轮舆、輹辐,巨细强弱,无一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②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祐六年及第,调临安主簿。
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今一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yǎn jiǎn安卧),今应官而祸随至。
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又不可得。自今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予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yǐng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
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一个季节的最后一月
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C.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
D.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 解:脱去,松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余船以次俱进
D.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B.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C.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D.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摧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
B.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家庭,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C.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
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待人事迁变,行文情理皆具而语言平实,体现了苏轼评张耒之文所称“汪洋淡泊”的特点。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4分 )  
译文: 
②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3分)  
译文:
(2)简要说明文章第二段后半部分是如何阐述“迁之为贵”的道理的。(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