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
谢曰:“曹宣公
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
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
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
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
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
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闻钟声,曰:“异哉!吾闻之,
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札谢曰谢:道歉 |
B.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次:次序 |
C.子速纳邑与政 纳:交出。 |
D.辩而不德,必加于戮 辩:有才干智略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札出使之初路过徐国时,有意将自己的佩剑送给徐国国君;当他出使回来路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死去,季札将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旁边的树上。 |
B.季札出使鲁、齐、郑、卫、晋等国,提出了一些对时政的看法及建议,充分表现出其政治家的敏锐的洞察力。 |
C.诸樊死时,留下遗命令传位于余祭,是想按兄弟排行往下传,以实现父亲的愿望,但季札的哥哥们都想做国君,就把延陵封给了季札。 |
D.季札是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其贤能,寿梦曾想立他为国君,但是他没有接受。不得已,梦寿只好让长子诸樊继位,执掌国政。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5分)
(2)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