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5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小题1】从上文看,孟子的义利观是:    (1分)
【小题2】结合划线句谈谈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7-30 02:3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
曾巩
仁寿县太君、抚州金谿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之妇,年六十有六,嘉祐八年八月辛巳卒于京师,十月乙酉葬于江宁府之蒋山。
夫人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然好问自下,于事未尝有所专也。其平生养舅姑甚孝。盖侍郎七子,而少子五人,吴氏出也。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曰:“吾爱之甚于吾子,然后家人爱之能不异于吾子也。”故其子孙已壮大,有不知为异母者。居久之,二长子前死,夫人已老矣,每遇其嫠妇异甚,而身为字其孤儿,忘其力之惫也。其处内外亲疏之际,一主于恩,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有以穷归己者,急或分衣食,不为秋毫计惜,以其故至不能自给,然亦未尝不自若也。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盖笃行如此,而天性之所有也。其自奉养,未尝择衣食;其视世俗之好,无足累心者。方其隐约穷匮之时,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或谓可强起之,夫人曰:“此非吾所以教子也。”卒不强之。
及处显矣,其子尝有归志,而以不足于养为忧。夫人曰:“吾岂不安于命哉?安于命者,非有待于外也。”其子为知制诰,故事,其母得封郡太君,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此夫人之德见于行事之迹,而余以通家,故熟于耳目者也。夫人之考讳畋,畋之配黄氏,两人者皆有善行,乡里称之。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七子者,曰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安仁宣州司户参军,安石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安世太平州当涂县主簿,安礼大名府莘县主簿,余未仕也。女三人,长适尚书虞部员外郎、沙县张奎,次适前衢州西安县令、天长朱明之,次适扬州沈季长。孙男九人,曰雱、旁、瓬、方、亢、防、斿、旂、 放。孙女九人,长适解州安邑县主簿徐公翊,次许嫁太庙斋郎吴安持,余尚幼。
铭曰:嗟若人兮,洵好善兮。始终一德,仁七子兮。遗弃细故,笃九族兮。脱珥推食,光惠施兮。以义易利,能无累兮。纵心委命,志弥邵兮。谓宜百岁,奄忽逝兮。风有《采苹》,经所首兮。原念美实,辑此辞兮。庶几德音,与古对兮。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身为其孤儿字:养育
B.不强之卒:死,去世
C.夫人之讳畋考:父亲
D.次扬州沈季长适:出嫁,嫁给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方隐约穷匮之时予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B.甚少子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C.以不足于养为忧劳苦功高
D.而余通家樊於期穷困归丹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吴氏“心胸宽广、仁爱”的一组是
①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
②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
③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
④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
⑤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
⑥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
A.①②④B.②④⑥
C.①③④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氏是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亲生母亲,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的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的儿媳。
B.吴氏在家相夫教子,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前后一共抚养十个子女长大;每次遇到有困难的孤儿寡母,她也帮助养育,不辞劳苦。
C.王安石担任知制诰,按照朝廷惯例,其母可以封为郡太君,但吴氏坚持不让人说,以至于最终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
D.作者在铭文中盛赞吴氏一生的功德,说她培养了七个杰出优秀的儿子,善良仁德,不与人计较,对人极为关怀,别人有难,不惜委屈自己,慷慨帮助。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楼记
【明】陈继儒
王元美①尝谓余:“市居之迹于喧也,山居之迹于寂也,惟园居在季孟间耳。”然王氏之弁山,枕城中,朝暾映门,游屐麏集②,即主人亦往往支门谢客,欲放而之于旷间无人之乡而不可得。余然后知园之与众也,宁独;与其谋于市也,宁谋于野。
吾友范象先,有园在横涝野塘之南,去城十里而近,喧寂半之。四面榆柳,阴翳小池。池上梅花两树,婆娑相对,苍枝老骨,纵横屈曲,挑檐而上。其干可抱,其叶可荫一亩余,其子可得五石。
范子谓:“吾见梅多,未有如此君之老而奇者。”乃结高楼以临之。独与一二野衲,摊虎皮,爇③猊鼎,倚楼而歌。歌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已复笑曰:“如李迪诗,不过得花之幽韵闲淡而已。吾家老梅,正如碧眼胡僧,修眉露额,又若毒龙怒虬,纷孥构斗于广莫之野,攫爪迸鳞,鬼怪万状,度他梅讵足与此君争席?庶几钟贾山之嘉树,四贤祠之紫藤,差鼎足矣。”范子楼既成,于是广莳霞桃、芙蓉、来禽之属,以映带之,池加辟,竹加徙,楼之为观,日闲以敞。
而陈子适来,陈子曰:“吾尝闻往年探梅者,过寿安寺中,寺僧为游客所困,至折而为薪。而其次惟光福玄墓④之傍,薄雪轻云,漠漠数里,一快生平。然村人率以种梅为业,不复有品题护持,与梅花两相韵者。古今梅花之知己,仅得林逋⑤君。后迄二百年,而有范子于此中块焉野处,白板赤栏,朱帘碧幄,依微独立于暗香疏影之外,何异处士孤山?所少者童子开笼放鹤耳。他日抱鹤上扁舟,送之花下,烟沙星渚,短笛悠悠,有巍然破轻浪而出者,则陈先生至也。子其报梅花吐一枝以候我。”
【注】①王元美:王世贞,字元美,明代文学家、史学家。②麏集:jǔn,聚集。③爇:ruò,烧。④玄墓:在苏州市吴县,为赏梅胜地。⑤林逋,字君复,号和靖。人称“孤山处士”,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枕城中,朝暾映门   枕:靠近
B.乃结高楼以临之 结:修建
C.于是广莳霞桃 莳:栽种
D.池加辟,竹加徙 辟:僻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爇猊鼎,倚楼而歌 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楼之为观,日闲以敞 ②故为之文以志
C.①与梅花两相韵者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D.①依微独立于暗香疏影之外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范象先的一段话和陈子的一段话,而王元美的话语则相当于“引子”,使话题自然开启而不显突兀。
B.范象先重在说梅,他欣赏的是梅树闲淡的美和动态的美,以想象与联想,使得静态的梅树动态化了,表现出了梅树的姿态和神韵。
C.作者自己的一番话,重点是说人,分别描写了折梅的人、种梅的人和赏梅的人,他认为创造美和懂得欣赏美都是非常重要的。
D.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以梅为线索而一脉贯通,而且后半部分有所拓展和深化,全文形成了既有横向发散又有纵向深入的结构。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余然后知园之与众也,宁独;与其谋于市也,宁谋于野。
(2)庶几钟贾山之嘉树,四贤祠之紫藤,差鼎足矣。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颜氏家训•文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署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日:“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奥,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风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注)①湖:指西湖。②林处士:指林逋,杭州钱塘人,归隐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③沮洳(jǔ  rù):低湿的地带。④两高:指武林山上的南髙峰和北高峰。⑤南屏:西湖南边的南屏山。⑥贾似道:南宋奸相。
【小题1】第一段写“徘徊林处士墓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月亮、西湖、峰峦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朗的湖山月夜图。
B.作者游兴盎然,先乘船,后步行,在游踪的叙述中透露出归隐山林的心愿。
C.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又借景来抒发感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D.末尾写寺庙声寂则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一种翻新,表示归途之时已经夜深。
【小题3】作者在文末感怀林逋遗迹至今尚存,请另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黑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至(全) 少长集(都) 茂林竹(修整) 清流急(急流的水)
B.畅叙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交好) 山峻岭(高)  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之(附着) 修短随(变化) 终于尽(至,及) 之所欣(过去,从前)
D.之于怀(比喻) 其一也(情趣) 坐其次(排列) 叙时人(一个个地)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