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清白见赏。白每观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好剑术,遍诸侯 干:干谒,有所求而请见
B.君侯制作神明   侔:相等,等同
C.笔参造化,学天人 究:研究,探求
D.白谟猷筹画,安能自 矜:夸耀
【小题2】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长揖见拒/ 或清白见赏
B.使白得颖脱而出,即人焉/白每观衔恩抚躬
C.必若接以高宴/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
D.今天下以君侯文章之司命/或侍中、尚书,先代所美
【小题3】请简要概括李白写自荐书给韩荆州希望得到援引的原因。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2)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3)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17 02:3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

(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二)

志功名者,荣禄不足以动其心;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何则?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抗志青云,与侥幸一时者异趣;此伯夷所以饿于首阳,仲连所以欲蹈东海者也。矧名教之乐,加轩冕,违己之痛,甚于冻馁,此重彼轻,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嗟乎,如先生之矣!

(节选自赵孟頫《五柳先生传论》)

(三)

窃惟靖节先生高志远识,超越古今,而设施不少概见。其令彭泽也,不过一时牧伯辟举相授,得公田利以自养,如古人不得已为禄者尔,非受天子命而仕也。曾几何时,不肯屈于督邮而去,充此志节,异时肯忍耻于二姓哉!观《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汉相孔明之事而无其

(节选自吴澄《湖口县靖节先生祠堂记》)

注:①牧伯:州郡长官。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田园将芜不归 为什么 ②恨晨光之微    微弱
扶老以流憩  拄着   ④复驾兮焉求    言语
⑤曷不委心任去留 随心   ⑥乐夫天命复奚  犹疑
⑦如先生之矣  接近   ⑧异时肯忍耻于二姓哉    怎么
A.①⑧B.②④C.③⑥D.⑤⑦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悟已往不谏    得公田利以自养
B.眄庭柯怡颜    行义达其道
C.泉涓涓始流    如古人不得已为禄者尔
D.胡为遑遑欲何之 加轩冕
【小题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彩没有心情从山里飘出,鸟飞倦了就知道返回山林。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有时坐着有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C.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
身份富贵的人,与荷锄耕种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D.而设施不少概见。
但是他施展才能的事情,却很少见到。
【小题4】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意为征召之人。
B.“乃瞻衡宇”中的“衡宇”代指简陋的房屋。
C.“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容膝”指狭小的地方。
D.“将有事于西畴”中的“西畴”指西边的田地。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
【小题6】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段(二)中说陶渊明“隐居以求其志”,请联系《归去来兮辞》,说说陶渊明有怎样的“志”。
②文段(三)说陶渊明想做“孔明之事”却“无其资”,请解释“资”的含义,并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样说的依据。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时浓雾半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后;予越其右,雾出于左。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娇,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

(二)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节选自苏轼《记游白水岩》)

(三)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缺者如,隆者如营,圆者如壁;长林远树,出没烟靠,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载,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黄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节选自 宋 王质 《游东林山水记》)

①馀甘:橄揽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 抗:抗拒
B.时浓雾半半止 作:兴起
C.热甚,其源可以熟物 殆:大概
D.断者为沼,涸者为 坳:地面低洼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B.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D.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梵语的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有佛、佛教徒、佛塔等意义,在这里指和尚。
B.“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长乐”是籍贯,“王回”是姓名,“父”是对人的尊称。
C.至和,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临川王某记”一句中,“某”指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写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来。
【小题3】下列对第③④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达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达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像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作者对此感到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