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卫有恶人焉恶人:不善良的人
B.丈夫与之处者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C.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妇人:这里泛指成年女子
D.泛然而若辞泛然:这里形容漫不经心的样子
 
【小题2】下列加横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鲁哀公问仲尼曰不可入灵府
B.青,取之于蓝,青于蓝不至乎期年,寡人信之
C.妇人见,请于父母曰今吾闻至人
D.必有异乎人者也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无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B.果以恶天下
C.其脆易
D.仲尼之闻
 
【小题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哀骀它虽然丑得让人惊骇,但他以高尚的德行养成了他内心的纯和,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潜能,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
B.这则故事意在表明庄子“道”的思想,一个人不管相貌如何,只要道德充实,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的人。
C.庄子在叙述故事时,描写人物鲜明独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写哀骀它,运用比喻手法,使这一形象生动而又有个性。
D.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相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心灵美好,才能够真正彰显其人格魅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16 10:4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牡 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于此日,惜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
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者,请畅言之。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则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选自李渔《闲情偶记》)
【注】①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允宜于此日肇:开始
B.惜所见不逮其:代词,指武后
C.花谱偶载而未之者悉:详尽
D.特士民之家匪:少,微薄
【小题2】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强项若此,(牡丹)得贬固宜
B.(武后)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C.(予)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D.同人诘予曰:“(牡丹)有所本乎?”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
(2)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小题4】结合上文,请简述作者认为牡丹不同于其它花卉的两个独特之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庐山卧龙庵记

朱熹

卧龙庵在庐山之阳,五乳峰下。子自少读龟山先生杨公诗,见其记卧龙刘君,隐居辟谷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客至辄先知之,则固已知有是庵矣。去岁蒙恩来此,又得陈舜俞《庐山记》。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至于幽深险绝,皆有水石之美也。此庵之西,苍崖四立,怒瀑中泻,大壑渊深,凛然可畏。有黄石数丈,隐映连在激浪中。视者眩转,若欲蜿蜒飞舞,故名卧龙。此山水之特胜处也。于是又知其泉石之胜。

乃如此间以行田,始得至其所。则庵既无有,而刘君亦不可复见,独其泉石之胜犹昔。然其壮伟奇特之势,则有非陈《记》所能仿佛者。予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而又幸其深阻夐绝,非车尘马迹所能到,倘可得而有也。乃捐俸钱十万,属西园隐者崔君嘉彦,因其旧址,缚屋数橡,将徙居焉。又缘名潭之义,画汉丞相诸葛公之像,置之堂中。而故友张敬夫尝为赋诗,以纪其事。

然庵距潭犹数百步,步乱石间,三涉涧水乃至。又无所托足以寓瞻眺。因其东崖,凿石为磴,而攀缘以度。稍下乃得巨石,横出涧中,仰翳乔木,俯瞰清流,前对飞瀑,最为谷中胜处。遂复作亭其上,曰“起亭”,以为龙之渊卧者,可以起而天行矣。

(选自《明清游记散文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映连在激浪中   属:连接
B.倘可得而有也 擅:擅自
C.因其东崖  相:察看
D.遂复作亭其上,曰“起亭”   榜:匾额
【小题2】对中文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B.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C.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D.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食五谷,是隐士常用的一种修炼方式。
B.《茶经》,我国最早的关于茶叶生产、饮茶技艺和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
C.行田,谓经行于田间,文中是指作者趁公务闲暇时,进行踏青郊游活动。
D.诸葛公,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小题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朱熹少时读龟山先生的诗作,就知道庐山北侧的五乳峰下有座卧龙庵。
B.陈舜俞《庐山记》描写卧龙庵周围壮伟奇特的景色,认为是庐山最美的风光。
C.作者为卧龙庵地处荒僻遭到废毁感到可惜,但又喜欢这与尘世隔绝的所在。
D.作者因为庵名“卧龙”隐含飞腾之意而重修了卧龙庵,并写作本文来记其事。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客至辄先知之。
(2)属西园隐者崔君嘉彦,因其旧址,缚屋数椽,将徙居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
苏辙
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简肃公讳奎之女也。公刚毅守节,事不苟随。文忠公以文章名当世,其风节尤峻。蚤岁以言事不合,流落于外。仁宗、英宗之际,其所以绥靖朝廷者,与丞相忠献韩公相为表里,盖二公之功名,士大夫举知之。
夫人高明清正而敏于事,有父母之风。及归于欧阳氏,治其家事。文忠所以得尽力于朝而不恤其私者,夫人之力也,而世莫知之。初,简肃见文忠公,愿以夫人归焉,未及而薨。及文忠公贬夷陵令,母金城夫人以简肃之志,嫁夫人于许州。不数日,从公南迁。姑韩国太夫人,性刚严好礼。夫人生于富贵,方年二十,从公涉江湖,居小邑,安于穷陋,未尝有不足之色。事韩国时,其起居饮食,寒温节度,未尝少失其意,虽寒乡小家女,有不能也。夫人幼随金城朝于禁中,面赐冠帔。及文忠为枢密副使,夫人入谢,慈圣光献太后一见识之曰:“夫人薛家女邪?”夫人进对明辩。自是每入辄被顾问,遇事阴有所补。尝待班于廊下,内臣有乘间语及时事者,意欲达之文忠,夫人正色拒之曰:“此朝廷事,妇人何预焉!且公未尝以国事语妻子也。”文忠归老颍上,慈圣尝幸集禧,过其旧庐,使人访问夫人。其后姻家有入禁中者,慈圣犹使传旨问劳。文忠既薨,夫人不御珠翠罗纨,服布素者十七年。
文忠平生不事家产,事决于夫人,率皆有法。从文忠起艰难,历侍从,登二府,既薨,盛衰之变备矣,而其出入丰约,皆有常度。以韩国治家之法戒其诸妇,以文忠行己大节厉其诸子,而不责以富贵。平居造次必以礼,辞气容止,虽温而庄,未尝疾言厉色。而整衣冠,正颜色,虽寒暑疾病,不改其度。将终,见诸子号泣,曰:“吾年至此,死其常也。此尔等忧,岂复预吾事邪?”其天性安于礼法,恬于祸福如此。享年七十有三。元佑四年八月戊午,终于京师。十一月甲申,祔于文忠之茔。
辙少获知于文忠公,出入门下,与其诸子游,知夫人平生为详,而子棐复以状求铭。铭曰:简肃之肃,夫人实承之。文忠之忠,夫人实成之。既成其夫,亦遗其子。白发素襦,动不忘礼。贫富之交,生死之间,有以壮夫,而莫克安,夫人居之,不慑不疑。问谁使然,简肃之遗。有立于朝,文忠子孙。岂独文忠,夫人与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风节尤峻:高尚
B.及于欧阳氏归:出嫁
C.慈圣尝集禧幸:侥幸
D.慈圣犹使传旨问劳:慰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薛氏“高明清正”的一组是(   )(3分)
①安于穷陋,未尝有不足之色 ②其起居饮食,寒温节度,未尝少失其意
③夫人进对明辩,自是每入辄被顾问 ④夫人不御珠翠罗纨,服布素者十七年
⑤事决于夫人,率皆有法   ⑥以文忠行己大节厉其诸子,而不责以富贵
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⑤
【小题3】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刚正坚毅,守节不移,做事不肯随便。早年因为上书言事,不合皇上心意,被外放,后来仁宗、英宗两朝,朝廷得到安定,有他的功劳。
B.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金城夫人按照薛公的遗愿,将薛氏嫁给欧阳修。没几天,她便随同贬谪的丈夫前往南方。
C.薛氏教育有方,经常用欧阳修立身行事的原则来要求几个儿子,她的举止和气度对家人影响很大。
D.作者认为薛氏很好地继承了父亲和丈夫的品德,并把这种美德遗留给她的儿子。欧阳修后代能够在朝为官,不仅是欧阳公教育的结果,也离不开夫人的参与。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文忠所以得尽力于朝而不恤其私者,夫人之力也,而世莫知之。(3分)  
(2)此朝廷事,妇人何预焉!且公未尝以国事语妻子也。(3分)    
(3)既薨,盛衰之变备矣,而其出入丰约,皆有常度。(4分)

同类题5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施施而行 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
B.岈然洼然 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
C.心凝形 释:解除束缚
D.引觞满酌 引觞:倒满酒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施施而行 于其身也,耻师焉
B.醉则更相枕卧   故为之文
C.自余僇人 朝歌夜弦,秦宫人
D.不培塿为类     客亦知夫水月乎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写游其他山水的心情抑郁是为了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B.我们不难看出西山高低起伏的异态与作者受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相映照。
C.作者游山的真正目的在于忘忧,西山之游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融合。
D.全文紧扣“始”字落笔,加上“始得”,宴游西山的特别之处才被揭示出来。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