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人出,则必酒肉而后反。餍:饱。
B.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富贵:富贵的人。
C.吾将良人之所之。瞷:暗中窥视。
D.之东郭墦间。卒:突然
【小题2】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相泣于中庭。
A.而良人未之知也。
B.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何以利吾国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2)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20 04:1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俄兼勾当群牧司。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五年,以疾求致仕。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七月卒,年六十四。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较簿领,孜孜无倦。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又制定权衡法,语在《律历志》。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

(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表明自己受命于天。
B.月禀即“月廪”,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廪”三个义是米仓,引申为俸禄。
C.废朝意思是“停止上朝”,名臣功臣死后,朝廷会停止上朝,以此表示哀悼。
D.配飨即陪祭,指古代帝王为了嘉奖功臣,特允许功臣进入太庙参与祭祀大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承规兼具多种才能,能文能武。他曾平定匪寇祸乱,又善掌管宫内事务,还喜好儒学,热衷藏书,礼遇各方名士,或暗中荐人入朝为官。
B.刘承规管理卓有成效,升迁不断。他掌管宫内库房,精细严密,所用方法都成了条例程式;他在建隆年间被补授高位,太宗时曾越级升官。
C.刘承规深悉皇帝喜好,倍受荣庞。他顺应皇帝的迷信心理,修建的玉清昭应宫精致华丽;他生前得皇帝赠计赐宅,死后皇帝还为他写祭文。
D.刘承规工作勤勉努力,为官清正。他先后侍奉三朝,精力充沛,孜孜不倦;他在病重期间写下遗奏,要求朝廷免赠助葬财物,不下诏治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本名承珪,以久疾赢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⑵屋室有不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构求諲过失。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家于郑州,为冠族   代: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文     属:撰写
C.深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
D.经籍在此,请寻检     恣:任意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
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   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③遂制罢羽林之请   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
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揆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漂泊十多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星吉字吉甫,河西人。少给事仁宗潜邸。出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时承平日久,内外方以观望为政,星吉独持风裁。湖东佥事三宝住,儒者也,性廉介,所至搏贪猾无所贷。御史有以自私请者,拒不纳,则诬以事劾之。章至,星吉怒曰:“若人之廉,孰不知之,乃敢为是言耶!”即奏杖御史而白其诬。执政者恶之,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湖广地连江北,威顺王岁尝出猎,民病之。又起广乐园,多萃名倡巨贾以网大利,有司莫敢忤。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靡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星吉入,责王曰:“王骋猎宣淫,贾怨于下,恐非所以自贻多福也。”王谢之,为悉罢其所为。
至正十年,汝、颍妖贼起,会僚属议之,或曰“有郑万户,老将也,宜起而用之。”星吉悉以其事属郑。贼遣其党十千来约降。星吉与郑谋曰:“此诈也,宜受而审之可也。”果得其情,乃歼之。
诏令守江州。时江州已陷,贼据池阳,众皆欲走。星吉曰:“汝等皆有妻子财物,纵逃其可免乎?”乃贷富人钱,募人为兵,一日得三千人。乃具舟楫直趋铜陵,擒其渠魁周驴。
伺者告贼舰至自上流,顺风举帆,众且数十倍,诸将失色。星吉曰:“无伤也,凤势盛,彼仓卒必不得泊,但伏横港中偃旗以待,俟过而击之,无不胜矣。”风怒水驶,贼奄忽而过,乃命举旗张帆鼓噪而薄之,官军殊死战,风反为我用,又大破之。
时湖广已陷,江西被围,日久粮益乏,士卒咸困。或曰:“东南完实,盍因粮以图再举乎?”星吉曰:“吾受命守江西,必死于此。”众莫敢复言。有顷,贼乘大船四集,发矢射星吉,乃昏仆。贼素闻星吉名,不忍害,置密室中,至旦乃苏。贼罗拜,争馈以食。星吉斥之,遂不复食。凡七日,乃自力而起,北面再拜曰:“臣力竭矣。”遂绝,年五十七。
(《元史·星吉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又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B.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C.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D.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潜邸,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前的住所,星吉年少时在仁宗府邸中当差。
B.渠魁,史传以此称贼人的首领、头领;“渠”,大;“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C.舁,义为轿子、携带或共同抬东西;此处指用轿子抬,表现出贼人对星吉的尊敬。
D.拜,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罗拜,指罗列而,绕着下再拜,先后拜两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星吉为官耿介,坚持纲纪。朝廷内外官吏都是看风头察颜色办事,身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的星吉敢于当堂对诬陷清官的御施以杖刑。
B.星吉虚心纳谏,启用贤才。至正十一年,汝、颍一带乱起,星吉会集僚属商议对策,有人举荐郑万户,星吉听从建议,把事物全交给郑万户负责。
C.星吉善于辨察,有智有勇。贼兵来降,被星吉识破而全歼;镇守江州时,星吉说服想逃走的众人,借钱募兵,俘虏贼首;又借风势,大破敌人援军。
D.星吉忠于朝廷,视死如归。湖广陷落,粮食缺乏,星吉未退至东南,而是决计与江西共存亡;贼人礼遇有加,星吉绝食七天,向北诀别朝廷后身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至,星吉怒曰:“若人之廉,孰不知之,乃敢为是言耶!”
(2)王今骋猎宣淫,贾怨于下,恐非所以自贻多福也。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陈音,字师召,莆田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年三月,以灾异陈时政,言:“讲学莫先于好问。陛下虽间御经筵,然势分严绝,上有疑未尝问,下有见不敢陈。愿引儒臣赐坐便殿,从容咨论,仰发圣聪。异端者,正道之反,法王、佛子、真人,宜一切罢遣。”越数日,又奏:“国家养士百年,求其可用,不可多得。如致仕尚书李秉,在籍修撰罗伦、编修张元祯、新会举人陈献章皆当世人望,宜召还秉等,而置献章台谏。言官多缄默,愿召还判官王徽、评事章懋等,以开言路。”忤旨切责。
②司礼太监黄赐母死,廷臣皆往吊,翰林不往。侍讲徐琼谋于众,音大怒曰:“天子侍从臣,相率拜内竖之室,若清议何!”京愧沮。秩满,进侍讲。江直党韦瑛夜帅逻卒入兵部郎中杨士伟家,缚士伟,考掠及其妻子。音与比邻,乘墉大呼曰:“尔擅辱朝臣,不畏国法耶!”其人曰:“尔何人,不畏西厂!”音厉声曰:“我翰林陈音也。”久之,迁南京太常少卿。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尝与守备中官争事,为所劾,事卒得直。弘治五年,吉罢,始进本寺卿。越二年卒。
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世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然不尽实也。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如致仕尚书李秉(__________) (2)掠及其妻子(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儒臣赐坐便殿
A.拉,牵挽
B.延长,延续
C.退避
D.延请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为所効,事卒得
A.公正
B.伸雪
C.面对
D.担任
【小题4】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B.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C.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D.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小题5】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
【小题6】分析第②段“琼愧沮”的原因。
【小题7】当时人“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从①②两节看,除了规劝刘吉辞官守丧,陈音还有哪些“不慧”事?作者有什么理由判断世人所说“不尽实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有竹所者 造:拜访
B.德业成     夙:早
C.之陶靖节、林和靖   方:相比
D.为敦睦之行 更:更加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意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厥考,他死去的父亲。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
B.甫冠,刚满二十岁。冠,就是弱冠,也叫加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男子十五岁束发,女子十五岁及笄。
C.竹轩先生的儿子在翰林任职,向朝廷请求给父亲发放俸禄来养老,但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
D.竹轩先生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2)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
【小题4】竹轩先生“德业夙成”,请结合原文,概括“德”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