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②,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③下榻叩头,言:“阿④弥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⑤有烟气,闻行车嘒管⑥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
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 ②距驴:兽名,”似马”或“似骡”, ③欻(xū):忽然。④阿:母亲。⑤勃勃:烟气向上的样子。⑥嘒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
B.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
C.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
D.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吉,是李贺的字。古代男子20岁时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相同或相反的别名,称之为字,供他人称呼。 |
B.叙,通假为“序”,序有书序与赠序之别,此处为书序。 |
C.下榻,文中指客人来家中住宿,敬词;现泛指住宿。 |
D.黍,五谷之一,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本文在构思布局上也是较为特别的,全篇以一“奇”字贯之。书写李贺貌之奇,创作之奇,性情之奇,死之奇。 |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程限。 |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2)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