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杜立德,字纯一,直隶宝坻人。顺治元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中书科中书。二年,考选户科给事中。疏陈:“治平之道有三:一曰敬天。君为天之子,当修省以迓天休。今秦、晋、燕畿水旱风雹,天心示警。凡开诚布公,懋德敦行,皆敬天事也。一曰法古。古者事之鉴,是非定于一时,法则昭于百代。故合经而后能权,遵法而后能创。凡建学明伦,立纲陈纪,皆法古事也。一曰爱人。自大臣以至百姓,宜一视同仁。且无论新旧,悉存弃短取长之心。凡亲贤纳谏,尚德缓刑,皆爱人事也。”上以其有裨治理,深嘉纳之。
初,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给事中许作梅,御史吴达、李森先、桑芸等交章劾大学士冯铨奸贪状,疏上旬日,未下廷议。立德请令满、汉大臣集议,以伸公论,鼓直言之气;并及马士英、阮大铖、宋企郊等,在前朝或纳贿招权,或煽恶流毒,今并逋逃,宜急捕诛,以彰法纪。下刑部,以事在赦前,寝其议。世祖亲政,铨既黜,立德因言作梅等前以劾铨为所切齿,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铨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由是开心等俱起用。
立德治狱仁恕,上闻其用法平,深嘉之。尝入对,既出,上顾左右曰:“此新授刑部尚书杜立德也!不贪一钱,亦不妄杀一人。”
三籓事起,立德与李霨、冯溥参预机务。从容整暇,中外相安。广东平,所司具正杂赋税之数以闻。立德言:“广东杂税多尚之信所加,为民间大累,非朝廷正额。今变乱甫定,宜与民休息。其除之便。”上从之。云南平,议颁恩赦,立德告病未与议,遣大臣持诏旨就其家谘询,俟还奏乃下诏。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比退,人讶其不稍引嫌,答曰:“自筮仕以来,惟此心可邀帝鉴。他非所计也。”
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谥文端。三十九年,帝南巡,其子恭俊迎驾三河,上问立德葬所,手书“永言惟旧”四字赐之。恭俊官广信知府,好义,善济人急。
(选自《清史稿·杜立德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陈:述说,陈述
B.上以其有治理裨:裨益,好处
C.宜急捕诛,以法纪彰:表彰,表扬
D.以事在赦前,其议寝:停止,搁置
【小题2】(小题2)下列的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B.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C.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D.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立德因为宋权的推荐做了官,他上疏提出要想天下太平,需要做到三点:敬天、法古和爱人。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B.杜立德处理案件有仁爱宽恕之心,皇帝听说他执法公平,非常满意。曾经当面夸赞他不贪一文,而且不曾随便杀过一人。
C.杜立德对皇帝忠心耿耿,为人坦荡无私。他曾在回答皇帝询问时,向皇帝推荐数位可堪大用的人,一点没有避嫌。这令其他人感到惊讶。
D.杜立德死后被赐予“文端”的谥号,皇帝南巡的时候,还曾经询问杜立德的墓地在哪里,并亲手书写了“永言惟旧”四字作为赏赐。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铨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
(2)今变乱甫定,宜与民休息。其除之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07-23 04:1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按竺迩,雍古氏,隶皇子察合台部。尝从大猎,有二虎突出,射之皆死。由是以善射名,皇子深器爱之。

太宗即位,尊察合台为皇兄,以按竺迩为元帅。辛卯,分兵攻西和州,宋将强俊领众数万,坚壁清野,以老我师。按竺迩率死士骂城下,挑战。俊怒,悉众出阵,按竺迩佯走,俊追之,因以奇兵夺其城。伏兵要其归,转战数十里,斩首数千级,擒俊。师还原州,降民弃老幼,夜亡走。众曰:“此必反也,宜诛之以警其余。”按竺迩曰:“此辈惧吾驱之北徙耳。”遣人谕之曰:汝等若走以军法治罪父母妻子并诛矣汝归保无他明年草青具牛酒迎师于此州民皆复归皇兄嘉其材勇,赏赉甚厚,赐名拔都,征行大元帅。

丙申,大军伐蜀,皇子出大散关,分兵令宗王穆直等出阴平郡,期会于成都。按竺迩领炮手兵为先锋,破宕昌,残阶州。略定龙州。遂与大散军合,进克成都。丁酉,按竺迩言于宗王曰:“陇州县方平,人心犹贰,西汉阳当陇蜀之冲,宋及吐蕃利于入寇,宜得良将以镇之。”宗王曰:“安反侧,制寇贼,此上策也,然无以易汝。”遂分蒙古千户五人,隶麾下以往。命侯和尚南戍沔州之石门,术鲁西戍阶州之两水,谨斥堠,严巡逻,西南诸州不敢犯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亲王有异谋者,其将阿蓝答儿、浑都海图据关陇。时按竺迩以老,委军于其子。帝遣宗王哈丹、哈必赤、阿曷马西讨。按竺迩曰:“今内难方殷,浸乱关陇,岂臣子安卧之时耶?吾虽老,尚能破贼。”遂引兵出删丹之耀碑谷,从阿曷马,与之合战。会大风,昼晦,战至晡,大败之,斩馘无算。捷闻,帝锡玺书褒美,赐弓矢锦衣。四年,卒,年六十九。延祜元年,封秦国公,谥武宣。

(选自《元史·按竺迩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等若走以军法治罪父母/妻子并诛矣/汝归/保无他/明年草青/具牛酒迎师于此州民/皆复归/
B.汝等若走/以军法治罪/父母妻子并诛矣/汝归/保无他/明年草青/具牛酒迎师于此州/民皆复归/
C.汝等若走/以军法治罪/父母妻子并诛矣/汝归保无他/明年草青/具牛酒迎师于此州民/皆复归/
D.汝等若走以军法/治罪父母/妻子并诛矣/汝归/保无他/明年草青/具牛酒迎师于此州/民皆复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卯,干支之一,前一位是庚寅,后一位是壬辰。干支在中国古代只用于纪年。
B.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C.拜,用一定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有拜相封侯之说。
D.大散关,又称散关,自古为“川陕咽喉”,南宋诗人陆游曾有“铁马秋风大散关”之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竺迩作战有谋。分兵攻打西和州,面对宋将强俊坚壁清野的战术,采用骂城激将、奇兵夺城、伏兵阻截的战术,最终取得胜利。
B.按竺迩治境有术。率领军队回到原州,面对降民的出逃和留下的老弱病残,并没有杀一儆百,而是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C.按竺迩安边有功。在按竺迩的建议下,宗王派遣五名千户带领部下,严加侦察、巡逻,最终使西南边境得到安宁。
D.按竺迩平叛有勇。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面对秦王的叛乱,年老的按竺迩主动请战,勇猛如当年,取得胜利,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陇州县方平,人心犹贰,西汉阳当陇蜀之冲,宋及吐蕃利于入寇,宜得良将以镇之。
(2)会大风,昼晦,战至晡,大败之,斩馘无算。捷闻,帝锡玺书褒美,赐弓矢锦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倾邪狡猾,累劾不去。从吾发其奸,遂调外。时当大计,从吾严逻侦,苞苴绝迹。
二十年正月,抗章言:“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借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天下后世,其可欺乎!愿陛下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晏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帝大怒,欲廷杖之。会仁圣太后寿辰,阁臣力解得免。寻告归,起巡长芦盐政。洁己惠商,奸宄敛迹。既还朝,适帝以军政大黜两京言官。从吾亦削籍,犹以前疏故也。
从吾生而纯悫,长志濂、洛之学,受业许孚远。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家居二十五年。光宗践阼,起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并以兄丧未赴。俄改大理。
已,与邹元标共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其中,给事中朱童蒙遂疏诋之。从吾言:“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臣子以此望君,而己则不为,可乎?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因再称疾求罢,帝温诏慰留。而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复相继诋元标甚力。从吾又上言:“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因再疏引归。
四年春,起南京右都御史,召拜工部尚书。会赵南星、高攀龙相继去国,连疏力辞,予致仕。明年秋,魏忠贤党张讷疏诋从吾,削籍。乡人王绍徽素衔从吾,及为吏部,使乔应甲抚陕,捃摭百方,无所得。乃毁书院,曳先圣像,掷之城隅。从吾不胜愤悒,得疾卒。崇祯初,复官,赠太子太保,谥恭定。
(原文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B.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C.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D.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小题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吉士,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之一。
B.言官又称谏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统治者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正如宋代司马光所言:“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
C.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按照封建礼法,官员欲退,则皇帝必称社稷所倚而加以挽留,官员则以不能阻塞后人予以坚持,反复数次之后,皇帝不再勉强,以优厚待遇让官员回乡安度晚年。“乞骸骨”“丁忧”也可理解为告老还乡,退休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从吾向上奏说皇帝不理朝政,祸乱四起,而皇帝还闭目塞听,掩耳盗铃般,身边之人稍有不慎,就招致重责。希望皇帝能以江山社稷为重。
B.冯从吾性格纯朴诚实,受业于许孚远。罢官归家后,研读先贤著作,加之以修习,有好大成就。在家中一呆就是二十五年,直至光宗登基再次为官。
C.冯从吾与邹元标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者在这里讲学。并以宋朝能强盛和王守仁坚持讲学为例,强有力地反驳那些诋毁讲学与书院的官员们。
D.魏忠贤党人上书诋毁冯从吾。不仅如此,更有甚者,后来派人搜查冯从吾等人的罪证,查无实证,便毁掉了书院,推倒圣贤塑像。冯从吾不能忍受心中怒火,最终因此得病离世。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
(2)乡人王绍徽素衔从吾,及为吏部,使乔应甲抚陕,捃摭百方,无所得。

同类题3

完成文后各题。
巙巙(náo)字子山,康里氏。祖燕真,事世祖,从征有功。巙巙幼肄业国学,博通群书,长袭宿卫,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始授承直郎、集贤待制,迁兵部郎中,转秘书监丞。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不少留目。寻拜礼部尚书,监群玉内司。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顺帝即位之后,剪除权奸,思更治化。巙巙侍经筵,日劝帝务学,帝辄就之习授,欲宠以师礼,巙巙力辞不可。帝一日览宋徽宗画称善,巙巙进言,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问何谓一事。对曰:“独不能为君尔。 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为君,它非所尚也。”或遇天变民灾,必忧见于色,乘间则进言于帝曰:“天心仁,爱人君,故以变示儆。譬如慈父于子,爱则教之戒之。子能起敬起孝,则父怒必释。人君侧身修行,则天意必回。”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
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巙巙未尝缄默。大臣议罢先朝所置奎章阁学士院及艺文监诸属官。巙巙进曰:“民有千金之产,犹设家塾,延馆客,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耶?”帝闻而深然之。即日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存设如初,就命巙巙董治。
巙巙雅爱儒士,以故四方士大夫宗之,萃于其门。既而出拜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明年,复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至京七日,感热疾卒,实至正五年五月辛卯也,年五十一。家贫,几无以为殓。帝闻,为震悼,赐赙银五锭。其所负官中营运钱,台臣奏以罚布为之代偿。谥文忠。
(选自《元史。巎巎列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B.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C.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D.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在古代是指国立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现在泛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
B.徽宗是庙号。而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特起或追加的名号。
C.行省事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D.辛卯为干支之一。把十二天干和十地支按顺序相配循环记录就是干支记日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巙巙出身世家,气质非凡。他自幼博览群书,长大后凭借祖上荫功进入仕途。
B.巙巙忠心事主,心怀天下。如果遇到天灾时百姓受苦,他就会趁机劝谏皇帝大行仁政。
C.巙巙劝谏有方,性格刚正。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直言劝谏,深受皇帝的信任。
D.巙巙轻视钱财,清正廉洁。任礼部尚书时,视钱财如无物。死后连入殓的钱都没有。”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为君,它非所尚也。
②巙巙雅爱儒士,以故四方士大夫宗之,萃于其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之,有时不冠,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注)①梠:野果。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宗之   奇:认为……奇特B.严武之,有时不冠   过:拜访
C.作师说以之   贻:遗留D.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用刀雕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顶是(   )
A.谒肃京彭原郡   冰,水为之,而寒B.严挺之有此儿   今其智反不能及
C.傲诞如此   可怪也欤D.暴水所阻   水之而寒于水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及课本中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是汉武帝首创。
B.“布衣”,麻布衣服,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故常以“布衣”借指平民百姓。
C.韩愈的《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汉代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小题4】断句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