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周舍,字升逸,汝南安城人,晋左光禄大夫抃之八世孙也。父颙,齐中书侍郎,有名于时。舍幼聪颍,颙异之,临卒谓曰:“汝不患不富贵,但当持之以道德。”既长,博学多通,尤精义理,善诵书,背文讽说,音韵清辩。起家齐太学博士,迁后军行参军。建武中,魏人吴包南归,有儒学,尚书仆射江祏招包讲。舍造坐,累折包,辞理遒逸,由是名为口辩。
高祖即位,博求异能之士。吏部尚书范云与颙素善,重舍 才器,言之于高祖,召拜尚书祠部郎。时天下草创,礼仪损益,多自舍出。寻为后军记室参军、秣陵令。入为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太子洗马、散骑常侍、中书侍郎、鸿胪卿。时王亮得罪归家,故人莫有至者,舍独敦恩旧,及卒,身营殡葬,时人称之。迁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虽居职屡徙,而常留省内,罕得休下。国史诏诰,仪体法律,军旅谋谟,皆兼掌之。日夜侍上,预机密,二十余年未尝离左右。舍素辩给与人泛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者。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鄣,坏亦不营。为右卫,母忧去职,起为明威将军、右骁骑将军。服阕,除侍中,领步兵校尉,未拜,仍迁员外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顷之,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迁太子詹事。
普通五年,南津获武陵太守白涡书,许遗舍面钱百万,津司以闻。虽书自外入,犹为有司所奏,舍坐免。迁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以其年卒,时年五十六。上临哭,哀恸左右。下诏赐谥号简子。明年,又诏曰:“故侍中、护军将军简子舍,义该玄儒,博穷文史,奉亲能孝,事君尽忠,历掌机密,清贞自居。食不重味,身靡兼衣。终亡之日,内无妻妾,外无田宅,两儿单贫,有过古烈。往者,南司白涡之劾,恐外议谓朕有私,致此黜免,追愧若人一介之善。外可量加褒异,以旌善人。”二子:弘义,弘信。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舍素辩给与人/泛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者
B.舍素辩给/与人泛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者
C.舍素辩给与人/泛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者/
D.舍素辩给/与人泛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阙。子为父、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B.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C.太子洗马即为太子的侍从官员。《国语》曰:“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后世皆称洗马。“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梁代的洗马隶属典经局。
D.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文中指的是主管渡口的主要官员,即文中的“津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舍从小聪明异常,父亲认为他不是一般人,临终之前,交代他要谨守道德规范准则。
B.魏人吴包有才华,尚书仆射江祏招揽他讲学。周舍凭着健劲而有逸致的辞理,多次折服吴包,并由此名为口辩。
C.吏部尚书范云与周舍向来交好,看中他的才能,向高祖推荐了他,高祖召见周舍并授予尚书祠部郎。
D.周舍为官,入住官府,虽然都是高大华丽的房子,内室幽深,但是他不讲究,居住之后就积满尘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王亮得罪归家,故人莫有至者,舍独敦恩旧,及卒,身营殡葬,时人称之。
(2)往者,南司白涡之劾,恐外议谓朕有私,致此黜免,追愧若人一介之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19 10:35: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鹏,字腾霄,涞水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上疏言:“怀利事君,人臣所戒。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宜一切停罢,塞谄谀奔竞之途。”疏凡四事,帝颇采用。出按大同、宣府,奏:“两镇军士敝衣菲食,病无药,死无棺。乞官给医药、棺槥,设义冢,俾飨历祭。死者蒙恩,则生者劝。”帝立报可,且命诸边概行之。奏停淮、扬征赋,给牛种。
天顺元年,同官杨瑄劾石亨、曹吉祥。鹏亦偕刘泰、魏瀚、康骥论劾。俱得罪,下诏狱。诸御史多谪官,而鹏、瑄戍辽东。顷之赦免,复戍南丹。宪宗立,廷臣交荐,召复原官。寻超擢福建按察使。
成化四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剿蛮寇有功。其冬罢巡抚官,改督漕运,兼抚淮、扬四府。寻解漕务,复还南院,进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召还,历兵部左、右侍郎。
十八年代陈钺为兵部尚书。守珠池宦官韦助乞往来高、肇、琼、廉,会守巡官捕寇。鹏执不可,帝竟许之。是年,帝复欲遣内侍,鹏等执不可。帝勉从之,命俟后仍如故事。镇守大同中官汪直言小王子将大举,请发京兵援。鹏等言:“大同士马四万已足用,所请宜勿许。且京军困营造,精力销沮,猝有急,何以作威厉气,请悉停其役。”诏可。寻加太子少保。
鹏初为御史,刚直尚气节,有盛名。后扬历中外,惟事安静。群小窃柄,阁臣万安、刘吉辈专营私,鹏循职而已,不能有所匡救。二十一年,鹏偕僚属言:“传奉武职至八百余人,乞悉令闲住,非军功毋滥授。”廷臣亦交以请,下兵部复核。鹏畏中官,不敢坚其议,帝遂尽留之。时论皆咎鹏。奸民章瑾献珍宝,得为锦衣镇抚。理刑缺,鹏所上不允。知帝意属瑾,即推用焉。台谏劾大臣不职者多及鹏,鹏力求去,遂赐敕给驿以归。弘治四年卒。谥懿简。
(节选自《明史·张鹏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
B.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
C.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
D.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
【小题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顺元年,年号纪年法。就是用皇帝继位后所颁布的年号来纪年。年号是由汉武帝始创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B.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运输措施,为古代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主要是利用河道、海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
C.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其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
D.《明史》,是二十四部断代史中的最后一部。《明史》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明史》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鹏年轻时恪尽职守。刚担任御史之职时,他先后提出反贪污、禁送礼、恤边民、减赋税、给牛种等建议,均得到皇上采纳。
B.张鹏工作中正直敢言。天顺元年,御史杨瑄弹劾石亨、曹吉祥,张鹏也偕同刘泰、魏瀚、康骥等御史附议,结果反而和杨瑄一起被外放辽东。
C.张鹏官职上时有变迁。他能力很强,屡建功勋,先后担任御史,福建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副都御史,兵部左、右侍郎,加封太子少保。
D.张鹏晚年间明哲保身。他看穿官场,得过且过,见风使舵,虽然偶有建议,也是瞻前顾后,意志不坚定,最终辞职归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京军困营造,精力销沮,猝有急,何以作威厉气,请悉停其役。
(2)群小窃柄,阁臣万安、刘吉辈专营私,鹏循职而已,不能有所匡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熙宁四年,轼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十年,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为其尽力。卒长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神宗崩,哲宗立。元祐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覆开导,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殿试第一名者称为状元。
B.元祐是年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的是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等事项。
D.“迁”指官吏调动职务,一般指升级,官吏贬职降级,亦称左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家教良好,从小存德立志。少年时,母亲程氏亲自教导学习,在读到《范滂传》时,他想成为像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对此十分赞许。
B.苏轼才华横溢,入京一鸣惊人。参加礼部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十分欣赏他的文章,在给苏轼的回信中感叹自己应该避开,让苏轼出人头地。
C.苏轼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尊严。他发现高丽使者不按宋朝的年号来标注时间,没有以臣属国身份行君臣之礼,便拒绝礼物,直至使者修改后才接受。
D.苏轼忠君为国,讲学循循善诱。他为宋哲宗讲学时,不仅重视跟皇帝讲读有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的内容,还反复开导、启发,哲宗也接受他的教导。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后汉书•严光传》)

霸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黙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痴,今为三公,宁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也?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

(《高士传·严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 区区欲即诣造 ②我不能下汝邪 ③陛下增于往 ④抱膝发书读 ⑤君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隐身不  人主尚不
B.陛下差增往 取之于蓝,而青
C.遣使奉 我手不能
D.张目熟视曰 口授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B.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
C.帝从容问光曰
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
【小题4】 “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B.何至相迫乎!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小题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②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小题6】严光以“士故有志”回答光武帝。从文章内容来看,他的“志”是什么?结合甲乙两文来看,严光是怎样的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武帝第三子也。永初元年,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涉经史,善隶书。是岁来朝,会武帝当听讼,仍遣上讯建康狱囚,辩断称旨,武帝甚悦。景平二年,少帝废,百官议所立。是时,司空徐羡之等新有弑害,及銮驾西迎,人怀疑惧。帝曰:“诸公受遗,不容背贰;且劳臣旧将,内外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大赦,改元。戊戌,拜太庙。十五年,立儒学馆于北郊。十六年,命著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多就业者。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化,称元嘉焉。二十二年九月葵酉,宴于武帐堂,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馔。日旰,食不至,有饥色。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今使尔识有饥苦,知以节俭。”二十六冬十月甲辰,以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征北将军。二十七年二月,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帝登烽火楼极望,不悦,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甲申,使馈百牢于魏。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居人万余家以北,所过州郡,赤地无余。三十年二月甲子,帝崩于合殿,时年四十七。帝聪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无怠。于时政平讼理,朝野悦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俭约,不好奢侈。车府令尝以辇篷故,请改易之;又辇席旧以乌皮缘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篷未至于坏,紫色贵,并不听改。其率素如此云。

(节选自《南史·宋文帝本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
B.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
C.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
D.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即真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而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后世有“汉隶唐楷”之称。
B.“改元”指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特别是新皇帝即位常要改变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C.“百牢”即一百份牢,“牢”是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猪各一为“太牢”,羊猪各一为“少牢” 。
D.我国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时。“甲子”这里是用于支来纪日,前一位是“癸亥” ,后一位是“乙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断案有方,临事颇有主见。父亲命他审讯建康狱囚,他断案都符合父亲心意;司空徐羡之迎立他当皇帝时,他遇事不疑,问题分析透彻。
B.文帝年少有为,重视文儒教化。他十四岁时已广泛涉猎经史,后来开办了儒学、史学、文学,很多人前来求学,后人都称赞元嘉时期治政教化好。
C.文帝北伐失利,又被北魏反攻。他任命扬州刺史始兴王刘浚为征北将军,坚持北伐,招致北魏反击,后被掳走一万多户,战乱之后的州郡一片荒芜。
D.文帝不好奢侈,崇尚朴素节俭。车府令曾请改换车辇的竹篷,并请用紫皮车辇替换原来的乌皮车辇,他认为竹篷还没坏,紫皮贵,就没有答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今使尔识有饥苦,知以节俭。”
(2)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我是人民农学家”
①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备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谓大功至伟。但是,当记者问他怎么看待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时,这位77岁的世界科学大师却谦虚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②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这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
③1982年的秋天,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又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向主席台。同时,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英文字幕。顿时会场为之欢声雷动,来自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起立,向袁隆平鼓掌致意。
④1996年,中国农业部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计划”。袁隆平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1998年,这一项目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获总理基金1 000万元资助,同时也被列入***,袁隆平可以坐头等舱,但他从来都是买经济舱的票。有一次,买机票的同志考虑他工作连轴转了几天,为了让他在飞机上休息得舒适一点,就买了头等舱的票。登机前,他才发现是头等舱,硬逼着送行的秘书退掉头等舱的票,换乘经济舱。
⑧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此外,他还出资捐助过教育事业、慈善事业。
⑨有人这样评价袁隆平:“学者和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穿越这片原野,他就会成为一位圣贤。”国际上这样评论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中国杂交水稻是在脱离了西方这个所谓农业科学源头的情况下,自己创造出来的一项成果,而袁隆平给中国解决贫困与饥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选自朱继东《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
根据文章内容来看,袁隆平具有哪些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