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释褐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明年,丁母忧,愿终制,不许。
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诏如所请。并人大惊畏。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中人不服,捧檄诉。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笏,翌日告疾,未几遂卒。于是军政肃然。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盾、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盾。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偕性刚而忠朴,敢为大言,数上书论天下事,议者以为迂阔难用。
(节选自《宋史·杨偕》,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B.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C.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D.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贫民衣服,喻始任官职。褐是粗布衣服,古代贫民服褐,因此,褐常代指贫民。《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乃使其从者衣褐”之句。
B.文中河外,指黄河以北地区。与此相对的是“河内”,《寡人之于国也》中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起诉与河内。”
C.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项脊轩志》中记述“顷之,持一象笏至。”
D.章,也叫疏、奏,与“表”是同一类文体,是古代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陈情表》《出师表》都属于这种文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偕敢于直谏。郭皇后被废和陈氏女被选入宫,杨偕均冒死劝谏;还多次上书论述时政和官员升降任用的弊端。
B.杨偕治军从严。在策应麟、府两地时,杨偕对干预军事、不服调遣的监军进项严格训诫,致使监军惊慌失措,不几天死去。
C.杨偕精通阵法。杨偕在并州的时候,曾钻研过《八阵图》且进献神楯、劈阵刀,皇帝推广这种阵法将元昊打败。
D.杨偕审时度势。杨偕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家势力日渐衰落,元昊不愿称臣,可暂时答应其要求,慢慢谋划消灭他的办法。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
(2)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20 10:1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①送,行丧冢庐三年,由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余.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

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扫沐浴,待涉。”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此!愿撤去酒食。”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②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③毕葬。其急待人如此。

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众俗,遣两吏胁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已足矣。”尹公许之。涉如言谢,复服遣去。更始西屏将军申徒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涉本不怨也。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君,何一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涉欲亡去,申徒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建许之。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涉,悬之长安市。

(节选自《汉书•原涉传》)

(注)①赙(fù):送财物助人办丧事.②昳(dié):太阳偏西.③劳俫:劝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洁扫沐浴 除:台阶.
B.涉何心此 乡:面对.
C.其急待人如此   周:周济.
D.欲以示众俗 厉:勉励.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他父亲去世,他拒绝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
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他听说朋友母亲生病,当即前去看望,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
C.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
D.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他与申徒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一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徒建用欺骗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2)申徒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
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
②嘿:同“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之目:瞪视
B.而燕,燕人谓之荆卿之:到、往
C.荆卿则已驾而榆次矣去:前往
D.愿足下太子于宫过:拜访
【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B.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C.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D.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 ”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②。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注:①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②虫流:尸体腐烂流出虫子。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B.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C.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D.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太子洗马:官名。秦朝开始设置。汉时亦作“先马”、“前马”。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故名。后为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
C.表:也称为“疏”,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分条陈述意见或措施之意。
D.服阕:指守丧期满,也称“服除”。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必须回家为父母守丧,守丧期一般为三年。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母亲再嫁后,他因过度思念母亲而成疾,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的。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被他的文才打动,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后来也因写诗引起皇帝不满。
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才到晋朝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愿望,但他后来因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而产生怨言。
D.到晋朝任职后,被人问起如何评价后主刘禅时,李密作为蜀汉旧臣没有对后主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后主和齐桓公一样都因任用小人而亡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芾字叔章。初以荫补南安司户,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坰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以归,余党遂平。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德祐元年七月,大元右丞阿里海牙以大兵入潭。芾遣其将于兴帅兵御之于湘阴,兴战死。九月,再调吴继明出御,兵不及出,而大军已围城。芾慷慨登陴,与诸将分地而守,民老弱亦皆出,结保伍助之,不令而集。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又苦食无盐,芾取库中积盐席,焚取盐给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
十二月,城围益急。诸将泣请曰:“事急矣,吾属为国死可也,如民何?”芾骂曰:“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除夕,大兵登城,战少却,旋蚁附而登,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自焚,芾命酒酹。因留宾佐会饮,夜传令,犹手书“尽忠”字为号,饮达旦,诸宾出。芾坐熊湘阁召帐下沈忠遗之金曰:“吾力竭,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忠伏地扣头,辞以不能,芾固命之,忠泣诺,取酒饮其家人尽醉,乃遍刃之。芾亦引颈受刃。忠纵火焚其居,还家杀其妻子,复至火所,大恸,举身投地,自刎。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祁阳尉  辟:征召,B.湘潭县 摄:代理
C.芾杀之以 徇:示众,D.诸宾出 佐:辅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B.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C.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D.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芾在赈济灾荒、平定永州之乱时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在湘潭县任职,摊派赋税时,他不避豪强,使赋税非常均衡。
B.在元朝大军围城时,李芾积极组织防御抵抗,及时解决军中物资紧缺的问题,并亲自慰劳勉励将士,斩杀前来招降的人。
C.除夕之夜,敌军攻破城池,为免被俘受辱,李芾命令部下沈忠杀死自己和家人,沈忠起初不答应,后来在李芾的坚持下,只要答应照办,先杀了李芾,后杀了他的家人。
D.李芾勤于政事,他精力过人,从早上开始治理政事直到晚上,都没有丝毫疲倦的神色,经常夜里三鼓才休息,五鼓就又起来工作。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
(2)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 入相,荐于朝。乾道五年,召见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正字。
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既进见,雄极论恢复。孝宗大 喜曰:“功名与卿共之。”即除右史,两月除舍人。金使耶律子敬贺会庆节,雄馆 伴。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逻者以闻。上夜召雄,雄具以子敬所言对,上喜。金使 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 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雄请复置恢 复局,日夜讲磨,条具合上意,除中书舍人。自选人入馆至此,未满岁也。
时金将起河南之役,议尽以诸陵梓宫归于我。上命雄出使贺生辰,仍止奉迁陵 寝及正受书仪。雄既见金主,争辨数四。其臣屡喝起,雄辞益力,卒得请乃已,金 人谓之“龙斗”。尝上疏论恢复计,大略谓:“莫若由蜀以取陕西,得陕西以临中 原,是秦制六国之势也。”八年,以母忧去。
朱熹累召不出,雄请处以外郡,命知南康军。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 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会周必大亦力言之,乃止。
自雄独相,蜀人在朝者仅十数。及眷衰,有言其私里党者,上疑之。已而陈岘 为四川制置,王渥为茶马,命从中出。雄求去,诏勉留,曰:“丞相任事不避怨, 选才无乡旧。”盖有所激也。祖宗时蜀人未尝除蜀帅,雄请外,除观文殿大学士、 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上 思雄不忘,改知江陵府。江陵无险可恃,雄请城江陵,城成,民不告扰。
张栻再被召,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即奏疏。孝宗大喜,翌日以疏宣示, 且手诏云:“恢复当如栻所陈方是。”即除侍讲,云:“且得直宿时与卿论事。” 虞允文与雄之徒不乐,遂沮抑之。广西横山买马,诸蛮感悦,争以善马至。上知栻 治行,甚向栻,众皆忌嫉。洎栻复出荆南,雄事事沮之。时司天奏相星在楚地,上 曰:“张栻当之。”人愈忌之。
绍熙四年薨,年六十五,赠少师。嘉定二年,谥文定。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五》,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名与卿共之   共:同享
B.以母忧去 忧:忧虑
C.罪之适成其名   适:恰好
D.选才无乡旧 旧:故旧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雄极力主张恢复中原,受到皇上赏识;他主张重新设置恢复局,所列的条目都符合皇上的心意。
B.赵雄出使金国,围绕迁陵寝与改正受书仪式,与金主和金国朝臣争辩,直至请求被允许才罢休。
C.赵雄在担任宰相时,将十几个蜀人推荐到朝廷任职。有人因此向皇上进言,皇上对他产生了疑心,后冰释前嫌。
D.赵雄任江陵府知府期间,因江陵没有险要的地势可以凭依,修筑城防工程。城防工程的建设,没有侵扰老百姓。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
(2)张栻再被召,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即奏疏。
(3)赵雄为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