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昫,涿州归义人也。昫为人美风仪,与其兄暄、弟皞,皆,好学知名燕、蓟之间。后昫兄暄为怨家所杀,乃避之沧州。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明宗素重昫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以此为荣。
初,废帝入,问三司使王玫:“帑廪之数几何?”玫言:“其数百万。”及责以赏军而无十一,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昫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往时吏幸积年之负盖而不发,因以把持州县求贿赂,及昫一切蠲除,民间欢然以为德,而三司吏皆沮怨,先是,冯道与昫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愚素恶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昫曰:“此公亲家翁所为也!”昫性少容恕,而愚特刚介,遂相诋诟。相府史吏恶此两人刚直,因共扬言,其事闻,废帝并罢之,以昫为右仆射。是时,三司诸吏提印聚立月华门外,闻宣麻罢昫相,皆欢呼相贺曰:“自此我曹快活矣!”
昫在相位,不习典故。初,明宗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冯道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中书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闻名心惧”之语,昫辄易曰“有耻且格”。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何罪也?”当时闻者皆传以为笑。及为仆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仆射立中丞街史下,昫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不能知。是时,冯道罢相为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次,亦皆不能知,由是不入朝堂,俟台官、两省入而后入,宰相出则随而出。至昫为仆射,自以由宰相罢,与道同,乃随道出入,有司不能弹正,而议者多窃笑之。
开运中,昫以目疾罢为太保,是岁卒,年六十。
(节选自《新五代史·刘昫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昫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B. 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昫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C. 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昫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D. 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昫性察/而嫉三司蠢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刑部,古代掌管刑法、诉讼、军令等事务的官署,与吏、户、礼、兵、工并称“六部”。主官是尚书,副官是侍郎。此官职最早出现于隋,明、清两代沿袭此制。
B. 帑廪,指国库与粮仓。帑,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廪,旧指米仓,亦指储藏的米。类似词汇还有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处所叫库,露天的谷仓叫庾。
C. 宣麻,唐、宋任免宰相、对外战争等重大事件,皆由翰林学士以白麻纸书写皇帝诏令,然后在朝廷上宣布,称之为“宣麻”,后来以此作为诏拜将相之称。
D.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札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常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也指诗文里所引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昫仪容俊美,孜孜好学。他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和哥哥刘暄、弟弟刘皞都以勤奋好学而闻名于燕、蓟一带。庄宗爱其风韵,升为端明殿学士。
B. 刘昫明察秋毫,嫉恶如仇。他性明辨,善察事,采取多种措施有力抑制贪腐;减轻人民负担,等到他将赋税全部免除后,老百姓欢欣鼓舞,感恩戴德。
C. 刘昫缺少宽容,被贬降职。他和刚强耿介的李愚相互诋毁,此事被同事张扬,废帝得知,将两人一起罢免,刘昫被降职为右仆射,三司官吏欢呼庆贺。
D. 刘昫不习典故,多为人笑。他任仆射时,自认为与冯道同被罢相,地位相当,于是跟着冯道进出朝廷,主管部门不能弹劾纠正,而议事的人私下多笑话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愚素恶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昫曰:“此公亲家翁所为也!”
(2)初,明宗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