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翟汝文,字公巽,润州丹阳人。登
进士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擢议礼局编修官,召对,徽宗嘉之,除秘书郎。三馆士建议
东封,汝文曰:“治道贵清净。今不启上述三代礼乐,而师秦、汉之侈心,非所愿也。”责监宿州税。久之,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
皇太子就傅,命汝文劝讲,除中书舍人。
言者谓汝文从苏轼、黄庭坚游,不可当赞书①之任,出知襄州,以自辨罢。未几,起知陈州。召拜中书舍人,外制典雅,一时称之。命同修《哲宗国史》,迁给事中。高丽使入贡,诏班
②侍从之上,汝文言:“《
春秋》之法,王人
③虽微,序诸侯上。不可卑近列而尊陪臣。”上遂命如旧制。内侍梁师成强市百姓墓田,广其园辅。汝文言于上,师成讽宰相黜汝文,出守宣州。
徙密州。密负海产盐,蔡京屡变盐法,盗贩者众,有司穷治党与。汝文曰:“祖宗法度,获私商不诘所由,欲靖民也。今系而虐之,将为厉矣。”悉纵之。密岁贡牛黄,汝文曰:“
牛失黄辄死,非所以惠农,宜输财市之,则其害不私于密。”上从之。钦宗即位,召为显谟阁学士。
绍兴元年,除参知政事。时秦桧相,四方奏请填委未决,汝文诘桧不力。
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罢去以卒。
先是,汝文在密,桧为郡文学,汝文荐其才,故桧引用之。然汝文性刚不为桧屈,隔案相诟,至目桧为“浊气”。汝文风度翘楚,好古博雅,精于
篆籀,有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翟汝文传》)
(注)①赞书: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②班:班次,官员按品级排列的位次。③王人:王室的微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
B.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
C.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
D.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设进士科,被录取者皆称进士;后来称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为进士。 |
B.封,本指帝王在泰山祭天;禅,本指帝王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后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之事。 |
C.《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相传经过了孔子修订。 |
D.篆,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汝文据理力争,维护法度。他指出皇上将高丽使者的位次放在侍从前面的做法不符合《春秋》中的相关法度,认为王人的位次应在诸侯前面。 |
B.翟汝文得罪他人,遭到报复。他向皇上反映梁师成强占百姓坟地,扩大自己园圃这一情况,梁师成在宰相跟前弹劾他,使他被贬宣州。 |
C.翟汝文虑事周全,处事稳妥。密州有关部门要彻底处置盗贩盐的人,他认为这样做会导致祸患,不利于安定民众,于是盗贩盐的人全被释放。 |
D.翟汝文性格刚直,不畏权贵。虽然秦桧在朝廷的地位高于他,但他不屈服于秦桧,他曾责怪秦桧处理奏章没尽力,还曾与秦桧相互辱骂。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者谓汝文从苏轼、黄庭坚游,不可当赞书之任,出知襄州,以自辨罢。
(2)牛失黄辄死,非所以惠农,宜输财市之,则其害不私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