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平陈子灿兄河南 省:探望、看望
B.故尝与宋将军, 过:拜访、探望
C.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   寝:丑陋
D.方我决斗某所   期:期望
【小题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表现大铁椎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   ②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③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④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⑤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⑥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铁椎为人豪爽,食量极大,在众人中间非常显眼,个性鲜明,表现出一个壮士的风貌。
B.宋将军擅长武术,周围七省中爱好武术的人都来向他拜师学艺,称呼他为“宋将军”,然而大铁椎最终并不看重他。
C.大铁椎带一柄巨大的铁椎,钱财众多,锄强扶弱,令众人惊讶,他表现出来的豪迈个性、奇特言行以及高强的武艺都富有传奇色彩。
D.宋将军、陈子灿、髙信之都见证了大铁椎其人,其中宋将军不仅是大铁椎为人的见证者,也是大铁椎高超武艺的衬托者。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②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30 07:3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之。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里中壮士为守御(_________)    (2)葬而岁祀之(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君一言之(    )
A.使……屈服  B.指责  C.使……折服   D.证明
(2)活甚众(    )
A.全、都  B.保全  C.成全  D.整个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不贫故竭力佽助    犹不能不之兴怀
B.民殣道路    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C.上下相安,盗贼不作  秦以城求璧赵不许,曲在赵
D.庶几于是者与 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4】翻译以下句子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小题5】根据以下事例,概括出徐君的性格特点
事例
性格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
 
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小题6】文章最后一段提及“游侠士”的作用是?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铁椎传

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人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注:魏禧(1624~1681) ,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翠微峰,不仕清。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B.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C.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庚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7个。中国干支历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专用于标记年份的历法,因60干支以甲子为首,故干支历又称甲子历。
B.拱揖即拱手作揖,以示敬意。拱手作揖是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其历史非常悠久。因为不需要触碰手部,它比外国人的握手礼有更自主、卫生的特点。
C.响马是旧时对拦路抢劫的强盗的一种称呼,又叫“响马子”。这些强盗在动手抢劫时会先放响箭,响箭一响,强盗就会杀出,抢劫钱财,故名响马。
D.楷书也叫正楷、真书,从隶书发展而来。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一直通行到现在。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运笔较灵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子部分作者对陈子灿“逢异人乎”的发问说明作者对“异人”有兴趣,实质上也暗示他为“异人”立传是为了能更自然地抒写自己的志趣和抱负。
B.大铁椎“皆不足用”一语,表现了他有知人之明的智慧、豪放坦诚的性格;将军“强留之”则是对大铁椎心有不满,想找机会为难他,杀杀他的傲气。
C.大铁椎半夜激战得胜后“吾去矣”一语,既是大铁椎对将军的告别之语,更是大铁椎寻找志同道合者之不易,难于实现抱负、施展才能的叹惋。
D.作者在正文中淋漓尽致地刻画大铁椎的威武形象,只是曲折隐晦地抒写自己的志趣,结尾部分则是借评论大铁椎而明显地袒露了自己的心迹。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2)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给 季 弟 书

魏 禧

①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颇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②往时我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弟畅言。

③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不能为先事之,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念吾弟介然不     苟:苟且,随便
B.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 庶几:希望
C.谏而不听,遂其人    薄:轻视
D.而不能为先事之 计:考虑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颇远大相期 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往时我督弟甚严 人轻之者,拂然去
C.欲归弟畅言 但刚美德
D.不能为先事之计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2)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
【小题4】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