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绍,字道宗,武川镇人也。九岁而孤。有膂力,善骑射。年十八,给事镇府。尝使洛阳,见京都礼义之美,还谓同僚曰:“徒知边备尚式,以图富贵;不谓文学,身之宝也。生世不学,其犹穴处,何所见焉?”遂逃归,辞母求师,经年,通《孝经》、《论语》。尝读书,至人行莫大于孝,乃投卷叹曰:“吾离违侍养,非人子之道。”即还乡里,躬耕奉养。遭母忧,哀毁骨立,由是知名。镇将召补镇佐。
后随贺拔岳征讨,为岳长史。岳有大事,常访而后行。及齐神武起兵,岳耻居其下。绍乃劝岳迎孝武西都长安,以顺讨逆。岳曰:“吾本意也。”后岳信诸将言,欲保关中,坐观成败。绍知计不用,请为边州,建功效。岳曰:“君有毗佐之力,当总大州。”遂以绍为京兆太守。清平理物,甚得人和。
在郡逾年,岳被害。初,绍见岳数与候莫陈悦宴语,尝谓岳曰:“公其慎之!”岳不从,果及于难。绍乃弃郡,驰赴岳军,与寇洛等迎周文帝。悦平,以功授大都督、凉州刺史。绍请留所领兵以助东讨,请单骑赴州。刺史李叔仁拥州逆命,绍遂归。永熙三年,以绍为渭州刺史,进爵昌国伯。初,绍为岳长史,周文为岳左丞,及居相,常以恩旧接之。卒于州。
绍性好施,禄赐皆分赡亲故,及死日,无以送终。兼敬信佛道遗敕其子曰吾本乡葬法必杀大马于亡者无益汝宜断之敛以时服事从约俭。还葬长安,天子素服临吊,赠太尉,赐东园秘器。
(节选自《北史·雷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兼敬信佛/道遗敕/其子曰吾本乡葬法/必杀大马/于亡者无益/汝宜断之/敛以时服/事从约俭 |
B.兼敬信佛道/遗敕其子曰/吾本乡葬法/必杀大马于亡者/无益/汝宜断之/敛以时服/事从约俭 |
C.兼敬信佛道/遗敕/其子曰/吾本乡葬法/必杀大马/于亡者无益/汝宜断之/敛以时/服事从约俭 |
D.兼敬信佛道/遗敕其子曰/吾本乡葬法/必杀大马/于亡者无益/汝宜断之/敛以时服/事从约俭 |
A.“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孤”和“独”有时也连用,指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 |
B.“骑射”属于我国古代“六艺”的内容,“六艺”包括礼、乐、骑、射、书、数六种基本技能。 |
C.“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 |
D.“伯”位居中国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三位,有时也指管理一方的长官。 |
A.雷绍颇有识见。他出使洛阳,见京都礼义盛美,认识到学识才是立身之本,他反对用尚武的手段来追求功名富贵。 |
B.雷绍事母至孝。他曾亲自耕种以奉养母亲,后来母亲去世,在为母亲守丧期间,他因为极度悲伤损毁了自己的身体。 |
C.雷绍有谋略。他献计贺拔岳,建议在西都长安迎接孝武帝,以正义的名义讨伐神武帝,但他的建议最终仍没被采纳。 |
D.雷绍为官清正,深受器重。他担任京兆太守期间,处事清廉公平,深得百姓拥戴。他死后,皇帝着丧服前往吊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