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下列名句空缺的部分。
⑴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⑷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⑸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借书满架,__________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_____________,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9-12-27 02:52: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诗使用夸张手法,正面描写山之高峻、崖之陡峭,以此表现蜀道之难。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
”。
(3)《诗经·关雎》中用“
”和“
”两句生动刻画了男子追求窈窕淑女而不得之后朝思夜想、难以入眠的情状。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抒发人生如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调动听觉、视觉乃至触觉来描写乐声由婉转流畅变为冷涩。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北伐时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_______。”颜渊曰:“愿无伐善,_______。” (《论语·公冶长》)
(2)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钻之弥坚。_______,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3)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士贰其行。 (《诗经·氓》)
(4)齐人未尝赂秦,_______,何哉? _______。 (苏洵《六国论》)
(5)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李白《蜀道难》)
同类题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两句也与本诗一样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复杂情感。
②唐诗常常以与“秦”相关的词语指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如本诗的“秦城”,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一句里也有类似的指代。
③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恐惧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
④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调动听觉、视觉乃至触觉来描写乐声婉转流畅变为冷涩。
⑤《劝学》中“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⑥《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_____,_____”
⑧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⑨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⑩.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__________”(诸侯贵族的行为)与 “_________”(对待下层百姓的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郦道元《三峡》)
(3)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7)____________,勿临渴而掘井。(朱伯庐《治家格言》)
(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和柳亚子先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