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宝钗前往潇湘馆寻黛玉,回来时无意间听到两个丫鬟谈论隐秘之事,为自保,她用“金蝉脱壳”法,诓得二人对黛玉生疑。
B.《明天》中,单四嫂子求签许愿、给宝儿吃单方,可宝儿的病却不见好转,她只得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何小仙身上,结果还是人财两空。
C.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逝,翠翠内心十分痛苦,但她并未倒下:她谢绝住进船总家,孑然一身留在碧溪岨,守着渡船,等傩送归来。
D.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殊死搏斗中,老渔夫表现出了“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尽管最后只拖回一副鱼骨架,但他依然不失为精神的胜利者。
E.李三的抱怨、难民的央告、康顺子的求工,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苦难:秦仲义实业救国理想破灭后的沮丧与绝望,表现了遗老遗少的哀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9 11:4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雨村寄居在葫芦庙中,与甄士隐常有往来。甄士隐赞赏他的才华,便在中秋之夜,邀他饮宴。席间慷慨解囊,赠银送衣,助他上京赶考。贾雨村受了银子和衣服,略谢了一声,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B.黛玉来到贾府,先去拜见了贾母等女眷,又在两位舅母的带领下去拜见两位舅父。大舅贾赦因斋戒去了,所以没见到。二舅贾政因连日身体不好,恐怕见了黛玉,彼此伤心,故也未见。黛玉回到贾母处,又先后与凤姐、宝玉相见。
C.门子原是甄士隐家旁边葫芦庙中的一个小沙弥,因此认得贾雨村。贾雨村到应天府上任后,门子向他出示“护官符”。贾雨村由此得悉了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害关系,便徇私枉法,胡乱断了此案,并写信报告了贾政和王子腾。
D.秦可卿死后,因尤氏卧病在床,不能料理家事,宝玉便向贾珍推荐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后,忙得连茶饭也没工夫吃,坐卧不能清净,心中却十分欢喜。这是因为她好卖弄才干,好揽事务,好逞强斗胜。
E.秦可卿出殡人散后,王夫人要带宝玉回去,宝玉不肯,只要跟着凤姐,凤姐带了他住在馒头庵。馒头庵老尼净虚托凤姐摆平一事,并承诺凤姐,事毕之后便给凤姐三千两银子,作为答谢。凤姐听后一口应允。

同类题5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呐喊》中所展示的是一幅从辛亥革命前到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灰色图景:这是一个风雨如磐的中国,是一个从愚昧和落后的重压下挣扎向前的中国,也是一个需要经过“涅磐”然后才能新生与腾飞的中国。
B.京剧《捉放曹》取材于《三国演义》,曹操谋刺吕布未成,逃出京城,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使弃曹操而他往。(《三国演义》)
C.《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D.《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和《狂人日记》一样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力作。
E.《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