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1)在《红楼梦》中,有许多人物故事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说法,请在下列横线处填上合适的人名。
①
撕扇 ②
省亲
③
协理宁国府 ④
三进荣国府 (请从四个中选做三个)
(2)简答题: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停机德”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女子?其命运如何?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3 09:47: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板桥集·题画·竹》)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同类题2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舒婷是______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高中教材中收录了她的《______》一诗。
②《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③《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是______国______(人名),该文体裁是_______。
④《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作者是________,郭沫若的代表作是诗集《_______》。
同类题3
下面对小说有关“情节”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理依然在想着葫芦,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通过走在街上“想着葫芦”、将“秃脑袋”“错看做葫芦”等细节描写,不但使得清兵卫喜爱葫芦的情节更加鲜活、充实起来,显得血肉丰满,而且还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B.炮手拿着他的起重铁棍等着。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劈斧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舷上的汉字已经到了绝境。全体船员发出了一声呼喊。(以炮手等着大炮、大炮急速倒退、直接将炮手逼至绝境、船员们见状发出惊呼等描写,着力渲染了当时异常惊险、扣人心弦的危急气氛,从而将小说情节巧妙地静止下来。)
C.阿隆吃完了他那两片涂着奶酪的面包,他仍然觉得饿得慌,突然看见兹拉特乳房胀鼓鼓的全是奶。于是,他立即靠着山羊躺下,对准奶头,使他挤的奶直接射进嘴里。兹拉特并不习惯这样的挤奶法,不过它纹丝不动。(阿隆因“饿得慌”而想到吃山羊的奶,山羊兹拉特虽然“不习惯”却依然“纹丝不动”,这些情节描写不但表明了人与羊的亲近,还突出了兹拉特很通人性,甘愿为主人付出。)
D.德国鬼子怀里抱着头吱吱乱叫、拼命挣扎的猪东撞西撞。突然,伴着猪的叫声,“咩——”的一声,从山洞里跑出一只小羊。德国人放下猪,又去抓羊。他抓住那声嘶力竭叫唤着的羊的一条腿,像牧羊人那样把羊扛在肩上,向前走去。(通过见猪抓猪、看到羊又抓羊,猪是“吱吱乱叫、拼命挣扎”、羊是“嘶力竭唤”地“唤着”等情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德国兵的贪婪,揭露了战争给世界造成的深重灾难。)
同类题4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做寿去召回孙夫人,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关羽赶来接应。(《三国演义》)
B.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故意骗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宝玉因此得了心病,黛玉听说后大哭,让紫鹃去解释。(《红楼梦》)
C.学生请愿取得成果后,觉慧一回到家就遭到祖父的训斥,觉慧没有开口分辩,之后祖父还叫来觉新,让哥哥好好管住觉慧。(《家》)
D.要不是共产党红军有燎原之势,吴老太爷绝不会跨出书斋半步,与儿子妥协,到上海来过儿子那种“离经叛道”的生活。(《子夜》)
E.葛朗台不愿意背包袱,当天夜里就打算把夏尔打发到印度去。第二天他冷静地隐瞒夏尔之父的死讯,并讥讽夏尔的冷漠。(《欧也妮· 葛朗台》)
同类题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
不正确
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刘禅当了亡国之君后,他在司马昭的宴会上“嬉笑自若”,以“乐不思蜀” 来回答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故国的问题。
B.《家》中,瑞珏的死给觉新极大刺激,觉新暗地为要离开家去上海的觉慧筹路费,因为他意识到:家里需要一个不像自己般顺服的叛徒。
C.《呐喊•端午节》多次提到方玄绰读《尝试集》,这表现了主人公虽力争做新式文人,却是浅薄的市侩,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
D.《茶馆》中康顺子敢于拒绝庞四奶奶的诱骗和威胁,不顺从庞四奶奶,不愿跟庞家人打交道.而且劝小唐铁嘴挺起腰板挣碗干净饭吃。
E.《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回国的事在索漠城传得沸沸扬扬,来到葛朗台家的人也非常好奇,内心已经忘却夏尔的欧也妮却脸色平静。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