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刘禅当了亡国之君后,他在司马昭的宴会上“嬉笑自若”,以“乐不思蜀” 来回答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故国的问题。
B.《家》中,瑞珏的死给觉新极大刺激,觉新暗地为要离开家去上海的觉慧筹路费,因为他意识到:家里需要一个不像自己般顺服的叛徒。
C.《呐喊•端午节》多次提到方玄绰读《尝试集》,这表现了主人公虽力争做新式文人,却是浅薄的市侩,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
D.《茶馆》中康顺子敢于拒绝庞四奶奶的诱骗和威胁,不顺从庞四奶奶,不愿跟庞家人打交道.而且劝小唐铁嘴挺起腰板挣碗干净饭吃。
E.《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回国的事在索漠城传得沸沸扬扬,来到葛朗台家的人也非常好奇,内心已经忘却夏尔的欧也妮却脸色平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04 10:4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下面对名著《家》的说明不正确两项( )
A.《家》中着力刻画了一系列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瑞珏,这几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但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B.《家》中,祖父死后,陈姨太无端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死去。
C.《家》中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D.巴金的《家》中,觉新是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是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忍让、顺从。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他终于觉醒,毅然投奔了光明。
E.他们开始捶门,又叫“三少爷”,也没有用。觉慧在里面大声说:“我不开。我屋里没有鬼!”他索性走到床前,躺下去,用手蒙住耳朵,不去听外面的叫声。高老太爷病重,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当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时,“只有这两扇门是紧紧关住的”。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