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从小路
B.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
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死 应当
D.涂有饿莩而不知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0 09:4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先生奏,与文正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忤,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迷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选自清姚鼎《朱竹君先生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下诏求遗书。    会:适逢
B.而金坛于文公独先生奏。     善:友好
C.与文正争执 固:坚决
D.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 忤:违背
【小题2】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B.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C.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D.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正和文襄二公对朱竹君从《永乐大典》中搜寻古书的奏言持不同意见。
B.文襄公对朱竹君态度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了后者不攀附、不阿谀的性格。
C.因为朱竹君的称赞和爱护,不少后学之辈得到了好名声。
D.朱竹君因为交友广泛而见识广博,且酒量极大,才气纵横。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
(2)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囧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五人墓碑记》)

【小题1】下列向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而能不其志者  易:改变B.五人之死  视:看看
C.非常之谋难于猝    发:发动D.安能豪杰之流 屈:使....屈身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四海之大B.亦以明死生之大
C.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D.佯狂不知所之者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用一个“嗟乎”感叹词,引起深重的感叹,引出了后面的抒情、议论。
B.选文运用多组对比,从不同角度深人批判缙绅、高爵显位的龌龊品行。
C.文中多用反问句,质问有力,褒贬分明,表达了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
D.末尾以尊敬的口吻交待几位贤士大夫的姓名,这也是“记”这种文体的体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