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旦日士卒 犒劳   吕师孟叔侄为逆   列举罪状
B.必泉源   疏通    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
C.虽之以严刑 监督   即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废弃
D.予更欲一北 窥视  则思正身以恶   排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17 11:0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河之右侧,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盘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谓之鸭桥也。历涧东北流,与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风雨矣。言山径委深,峰阜交荫,故可以避风雨也。秦将袭郑,蹇叔致谏而公辞焉。蹇叔哭子曰:“吾见其出,不见其入。晋人御师必于崤矣,余收尔骨焉。”孟明果覆秦师于此。……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千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河,未详也。”余按:郑玄所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节选自《水经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见水中若柱然 见:通“现”,显露,出现
B.邪行五里   邪:通“斜”,歪斜
C.贯砥柱,触阏流 阏:通“阙”,阻塞
D.河中竦石桀出 竦:通“耸”,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