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蒲松龄《促织》)    得无:莫非、该不会
B.吾每念常痛于骨髓,不知计所出耳(司马迁《荆轲刺秦王》) 顾:只、不过
C.闻大王有意督之(司马迁《鸿门宴》)    过:责备
D.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 本:根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30 10:4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会魏帅杨师厚,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归庄宗,崇谅奔归陕。明宗即位,秦王从荣为记室。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三年,起为陕州司马。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俄拜翰林学士。隐帝即位,崇谅以母老求就养,领台州刺史,食郡奉。会举师讨三叛,节度使白文珂在军前,崇谅知后事。凡供军储、备调发,皆促期而办,近镇赖之。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周祖践祚,书诏繁委,皆崇谅为之。广顺初,加工部侍郎,充职。会兖州慕容彦超加封邑,彦超已怀反侧,遣崇谅充使赐官告,仍慰抚之。时多进策人,命崇谅就枢密院引试,考定升降。崇谅以母老思乡里,求解官归养。诏给长告,赐其母衣服、缗钱,假满百日,令本州月给钱、米面。俄拜礼部侍郎,复为学士。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世宗征高平,崇谅尚未至,陶谷乘间言曰:“鱼崇谅逗留不来,有顾望意。”世宗颇疑之。崇谅又表陈母病,诏许归陕州就养。讫太祖朝不。太宗即位,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岁余卒。

(节选自《宋史·鱼崇谅传》)P6162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B.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C.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D.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魏帅杨师厚    卒:去世
B.囚节度使归庄宗  款:诚恳
C.秦王从荣为记室  表:上书表
D.讫太祖朝不起:起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崇谅奉养母亲,尽心尽力。隐帝即位后,鱼崇谅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就近奉养;周祖时,他因为母亲思念故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
B.鱼崇谅督办军事,快速完成。在讨伐三叛时,鱼崇谅主持后方的工作,有关军事储备、调度征发的事情,他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办理好。
C.鱼崇谅举荐贤能,量才适用。周祖登基后,鱼崇谅除起草各种制书诏令外,还积极举荐贤能之人,并通过考试来考定他们官职的升降。
D.鱼崇谅遭人离间,受到猜疑。世宗讨伐高平时,鱼崇谅没有及时到达,陶谷就趁机进谗言,说鱼崇谅逗留在家是在观望,皇帝对此颇有猜疑。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说明:第⑵句出自课文《游褒禅山记》)
(1)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同类题4

阅读课文一至七段,完成以下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① )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② )知尔,则何以(③ )哉?”

子路率尔(④    )而对曰:“千乘之国(⑤ ),(⑥ (⑦ )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⑧     ),(⑨ )之以饥馑(⑩ );由也为之,比及(⑪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⑫    )也。”

夫子(⑬ )之。

“求,尔何如?”

对曰:“(⑭ )六七十,(⑮ )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⑯ )其礼乐,以(⑰ )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⑱    ),如会同(⑲ ),端章甫(⑳ ),愿为小相(㉑ )焉。”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题2】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始交代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
【小题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