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音律,分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调,变徵声调有悲壮苍凉的韵味。
B.我国传统文化中,朝见时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所以廉颇不满意。古代车制以左为上,空 着左边位置表示尊敬,因此称“虚左”。
C.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 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D.古人有姓和氏之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 氏,贱者有名无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2 02:4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C.贾平凹,中国当代最具叛逆性、富有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秦腔》《浮躁》《废都》等。
D.契诃夫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们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分别是《套中人》《麦琪的礼物》《俊友》。
同类题2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兵卫与葫芦》出自志贺直哉之手,他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B.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C.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充满了“有价值东西被毁坏”的悲剧性,而情节设置上一波三折又进一步凸显了主题的悲剧意味,丹柯这一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饱满。从审美效果来说,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更能使作品获得成功。
D.《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而《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他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要表达的思想——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必须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同类题3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B.《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作者积极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肯定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C.《项脊轩志》中“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束发”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D.《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一文中作者以“苇草”为比喻,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旨在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同类题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C.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D.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朝知名文学家。与兄袁中道、弟袁宗道并有才名,人称“三袁”。袁宏道主张文学重性灵、贵独创,其作品清新清俊、情趣盎然,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同类题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一种文学体裁,主要特点在于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赤壁赋》在形式上并没有脱离传统的赋体的规格,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但它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B.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等,词从字数上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以两片居多,称为“上片”“下片”,从风格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有苏轼等。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并以此为依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D.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五人墓碑记》中表示时间的“在丁卯三月之望”,这里的“望”就是阴历三月十五日。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姓名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