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   )
①不可也(摆脱) ②无与士(耽误)
③便言多(美好)才 ④何时可(停止)
(他)会永无缘 ⑥泰如天地(厄运)
(屈驾) 用相存 ⑧女也不(高兴)
A.①③⑤⑦B.②③⑥⑧C.②④⑥⑦D.①④⑤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4 01:5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丘子行者,太末人也。其先为宋太学生,遂家钱塘。至子行,三世。子行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于篆、籀,其精妙不在秦唐二李,而于音律尤精。然性放旷,不事检束。眇左目,右足跛,而风度特蕴藉,一言一笑皆可喜。对客辄吹洞箫,或弄铁如意,或援笔制字,旁若无人。僦居陋巷中,教生徒常数十人,未成童者坐之楼下。宾客谈笑,喧动邻舍,而楼上下之徒常肃然。达官贵人闻子行名,款门候谒,非其意,斥弗与见。或从楼上遥与语,弗为礼。或与为礼矣,送之,弗下楼也。东平徐公子方,海内大老也,所蓄古器物款识,多莫能辨,咸以为非子行无能知。徐公即命驾访子行,子行一一鉴定之,徐公未尝不叹服其精敏。于是人皆谓徐公能下士,而子行非果于傲世者矣

子行为诗不纯守法律,而喜著书。其修辞立论,皆识见超诣,人所弗及。故用是自负,藐视一世。其所称许者,惟钱唐仇仁近,永康胡汲仲、穆仲三人,于他诗人文士,悉少许可,动加讥刺,不顾人喜恕。不知者,不堪其谑侮;知者,以其类乎滑稽,不也。

初,子行年四十未娶,买卖酒家孤女为妾,不久即死。死久,人或诬告子行妾,尝为己妻。有司逮妾母,而妾母已再人,居他州,及来,死子行所。又逮妾母后夫,后夫来,复舍子行,而坐伪钞事觉,竟连子行。知情,子行惧,后三月,知子行已投水死。其弟子为招魂以葬。

为说者曰:篆、籀之学,自宋,其弊极矣。国朝以来,始子行倡其说,以复于古,而吴兴赵文敏公实和之,其学乃大明。子行可谓博雅之士哉!子行既殁,得其学以名世者,宛丘赵子期、濮阳吴孟思。

(取材于王祎《王忠文集》卷二十一)

注释:①秦唐二李:秦朝的李斯、唐朝的李阳冰。②僦:租赁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子行,三世    比:接连
B.以其类乎滑稽,不  恤:怜悯
C.而妾母已再人    适:出嫁
D.自宋季   季: 末年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咸以为非子行无能知/求人可使报秦
B.子行一一鉴定之/大王不取也
C.死久,人或诬子行妾/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D.知子行已投水死/精思傅会,十年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工于篆、籀,其精妙不在秦唐二李下
擅长篆书、籀文,书艺精妙不在秦朝李斯、唐朝李阳冰之下
B.达官贵人闻子行名,款门候谒
达官贵人听到子行的名声后,纷纷登门等候拜见
C.于是人皆谓徐公能下士,而子行非果于傲世者矣
对此人们都称赞徐子方能礼贤下士,而非议子行果真是一个藐视当世的人。
D.于他诗人文士,悉少许可,动加讥刺
对于其他的诗人文士,他都很少称赞认可,动辄加以批评讽刺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行教学有方,他的学生即使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严肃认真地学习。
B.子行精通音律,写诗不完全受格律的限制,喜欢著书立说,见识高远。
C.子行被人诬告在先,受人牵连在后,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祸不单行。
D.宛丘人赵子期、濮阳人吴孟思继承了子行倡导的篆、籀之学,享名于世。
【小题5】阅读选文第一段,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子行“性放旷,不事检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