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乌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B.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C.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D.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为三辅。
B.“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书。
C.“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D.“视事”,古代派往各府、州、县进行考察的官吏,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衡学识广博,自然科学知识超越前人,这正是他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他的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张衡创作的《二京赋》“因以讽谏”,可见他具有忧国忧民之心,“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可见他严谨的创作态度。
C.张衡在科技上的才能和成就,于他对理论的精心研究,对科学实验的非常重视,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科学事业的坚强决心和毅力。
D.张衡为人“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不仅影响了他在仕途上的发展,也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科学研究。
【小题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29 07:4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项之茫然。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谋诸妇。如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举酒客 属:劝酒
B.浩浩乎如虚御风 冯:通“凭”,乘
C.是岁十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
D.今者暮 薄:稀薄
【小题2】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营造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选文二中“归而谋诸妇”数语,富有生活气息。
B.选文一侧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选文二则在叙事中融入写景与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C.两段选文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选文一描绘的是初秋景色,选文二则是初冬景色。
D.两段选文都描写赤壁月色,各具特色:选文一营造浩渺澄明的意境,选文二营造清冷高远的意境。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②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同类题4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林积传

①林积字公济,福建尤溪人。庆历六年登进士乙科,补循州判官。尝覆讯强盗,狱多平反。忤提刑意,提刑初欲荐积,因是已之。积笑曰:“失一荐而活五十八人,何憾焉?”寻知吉州安福县。安福为江西剧邑,折讼日数百纸,无留狱。

②徒知真州六合县。开陂塘三十六,以兴蓄泄灌溉之利。转太常博士。赴阙,王安石方以知制诰召,遇于道,揖之曰:“公非六合博士耶?志君之能久矣。请见于私舍。”积卒不往。改屯田员外郎,继改都官员外郎,赐五品服。久之,二亲怀归。积曰:“仕为吾亲耳。亲不乐,焉用仕?”乞监部武军税以便养,得请。监司惜其才,令权知建州建阳县。

③未几,丁母忧,积跣足冒雪霜,负土为坟,庐其侧。方卜葬,有雀三足翔于前,得赤蛇穴中。葬前一日,大雨如注。积哀郁,遂霁。既封,雨复作。郡守表于朝,诏赐粟帛,且旌其孝。

④服除,累迁提举广南东、西路银铜坑冶市舶。民以银铜入官,官负其直,以故废业。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除江西转运判官,徒广南东路提点刑狱。疏言:“二广士人多贫,职田厚薄不一,欲俸赐均等,以养其廉。”久之,以覃恩授朝议大夫,知福州兼本路兵马钤辖,加中散大夫。将赴阙,道除淮南转运使。淮南漕輓重于诸路,岁欠财乏,则贷于发运、常平二司,故所欠至百余万。积至,督促倚办。率用中制,百废俱举。元祐六年六月,卒于官,年七十有一。

⑤积性廉谨,不苟取。少时入京师,宿蔡州旅邸,有遗锦囊床间者,启视之,则北珠数百颗也。旦询主人,知前夕巨商宿其室,徉语曰:“商,吾故人也。脱复至,幸嘱来上庠相访。”且揭于室曰:“某年月日,剑浦林积假馆。”既行,商人物色至蔡邸,见其牓,急往访积。积具以告曰:“可投牒府中,当悉以归。”商如其言,悉还之。历官勤慎,事无大小,豫为条目,处繁若简,吏无所容其奸。自宰六合,为王安石所知,及历郎卿,在京师以公事见王安石政府,退不复私谒。安石虽素器之,终以鲠挺,故不大用。

(选自《宋史翼》)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忤提刑意(______________)(2)商人物色至蔡邸(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官负其直(   )
A. 辜负    B. 承担    C. 倚仗    D. 亏欠
(2)脱复至(   )
A.轻率 B.如果  C.离开 D.遗失
【小题3】对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
B.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
C.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
D.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
【小题4】把下面句子译成成现代汉语。
寻知吉州安福县。安福为江西剧邑,折讼日数百纸,无留狱。
【小题5】本文第②和第⑤段均写到了王安石对林积的态度,用意有何不同?
【小题6】就“拾珠”一事分析林积的“廉谨”表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