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对下面各句中“相”的用法的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
⑥誓不相隔卿 ⑦誓天不相负 ⑧蹑履相逢迎 ⑨怅然遥相望 ⑩不得便相许
A.①⑤/②③⑥⑦⑩/④⑧⑨B.①③⑤/②④⑦⑩/⑥⑧⑨
C.①⑤/②④⑥⑧⑩/③⑦⑨D.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6-12-22 03:5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
②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③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去就:舍生就死
B.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臧获:奴婢。古代称奴为臧,婢为获。
C.且负下未易居   负下:背负罪名的情况下
D.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自引:自我引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仆怯懦,欲苟活   今欲自雕琢
B.至激于义理者不   素所自树立使
C.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
D.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题3】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仰观宇宙之大
C.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小题4】清代储欣在《古文菁华录》评价《报任安书》时说:“激昂悲愤,自有文字以来第一书。……大约以‘辱’字为骨,以著书立名为宿。”请结合储欣的评价,简述上面三段文字。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大阉乱,缙绅而能不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土封,列其姓名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缙绅而能不其志者   易:改变B.而又有剪发门    杜:杜绝
C.素不闻诗书之 训:教诲D.五人之死 视:比较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大阉乱 亦以明死生B.而五人亦得以加土封 则尽天年
C.列其姓名大堤之上 显荣身后D.是蓼洲周公 保其首领,老于户牖之下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不能容于远近B.大阉亦逡巡C.安能豪杰之流D.人皆得以使之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