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非有能硕茂之也
B.驼种树
C.见长人者好其令
D.鼓而聚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8 01:0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节选)

(清)蒲松龄

①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指促织,即蟋蟀)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②未几,成(主人公成名)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姻,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通“才”)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斯须就毙(______) (2)谛之(______)
(3)径庐访成(______)   (4)虫翘然鸣(______)
【小题2】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1)掩口胡卢笑    (2)则又超忽
B.(1)亦不复儿为念  (2)思试之斗觇之
C.(1)思试斗以觇之  (2)江浙梅皆病
D.(1)成顾蟋蟀笼虚,气断声吞 (2)苟有能反是者,又爱之太恩。
【小题4】第②段运用了心理描写,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小题5】概括第③段内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

苏子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选自苏轼《赤壁》)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萦青缭白,外与天 际:边际。
B.觞满酌,颓然就醉 引:拿、取。
C.苏子然,正襟危坐 愀:忧愁、凄怆。
D.不知东方之既  白:天亮。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B.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C.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D.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箕踞,古人席地而坐,两腿前伸,呈簸箕状,称“箕踞”。
B.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谥号。谥号是我国封建帝王所专有的。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原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做的拟乐府《短歌行二首》。
D.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文用“过”“缘”“斫”“焚”等动词,精当地描述了游览西山的悠闲心情。
B.西山之巅所见美景,令作者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获得了精神慰藉。
C.苏轼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超脱情怀。
D.苏轼“乐水”,柳宗元“乐山”,两文异曲同工,表达了特殊人生境遇中对自然的感悟。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