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内文言文。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征促织 (________________)
②成妻具资问(________________)
③俨类画 (________________)
夫 (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⑤选出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于其它的一项(________)
A.征民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    C.儿而去    D.民贴妇卖儿
⑥选出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于其它的一项(_______)
A.取儿葬 B.成以其小,之 C.成       D.益
⑦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_______)
A.覆之以掌 B.问者爇香于鼎
C.得其尸于井 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⑧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_______)
A.又试之鸡 B.归以示成 C.不敢与较 D.村中少年好事者
⑨选出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________)
A.非字而画 B.而翁归 C.掩口胡卢而笑 D.应节而舞
⑩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________)
A.手裁举    B.自增惭怍    C.翼日进宰 D.昂其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2-16 10:56: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契苾何力,其先铁勒别部之酋长也。父葛,隋大业中继为莫贺咄特勤,以地逼吐谷浑,所居隘狭,又多瘴疠,遂入龟兹,居于热海之上。特勤死,何力时年九岁,降号大俟利发。至贞观六年,随其母率众千馀家沙州,奉表内附,太宗其部落于甘、凉二州。何力至京,授左领军将军。
七年,与凉州都督李大亮、将军薛万均同征吐谷浑。军次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行,为贼所攻,兄弟皆中枪堕马,徒步而斗,兵士死者十六七。何力闻之,将数百骑驰往,突围而前,纵横奋击,贼兵披靡,万均兄弟由是获免。时吐谷浑主在突沦川,何力复欲袭之,万均惩其前败,固言不可。何力曰:“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便恐鸟惊鱼散。一失机会,安可倾其巢穴耶!”乃自选骁兵千馀骑,直入突沦川,袭破吐谷浑牙帐,斩首数千级,获驼马牛羊二十馀万头,浑主脱身以免,俘其妻子而还。有诏劳于大斗拔谷。万均乃排毁何力,自称己功。何力不愤怒,拔刀而起,欲杀万均,诸将劝止之。太宗闻而责问其故,何力言万均败恧之事,太宗怒,将解其官回授,何力固让曰:“以臣之故而解万均,恐诸蕃闻之,以为陛下厚蕃轻汉,转相诬告,驰竞必多。又夷狄无知,或谓汉臣皆如此辈,固非安宁之术也。”太宗乃止。寻令北门宿卫,检校屯营事,敕尚临洮县主。

(选自《旧唐书·契苾何力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其母率众千馀家沙州   诣:到
B.太宗其部落于甘、凉二州 置:安置
C.若不袭其不     虞:欺诈
D.何力不愤怒     胜:经得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二)

义熙末,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颜延之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B.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C.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D.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无储粟,指家无余粮。粟,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指粮食。
B.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秩四百石到二百石,是为长吏。”
C.征,是汉代征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指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人才充任要职。
D.郡,秦汉的主要行政区,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小题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生生: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求之途 靡:无,没有。
C.俄顷弘至,亦无也 忤:违背。
D.贵贱之者,有酒辄设   造:建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2)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那么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那么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那么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因此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事实上,又善者矣。

尽管,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假设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恩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那么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小题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边际B.更欲而忘归也久:久待
C.而之以见事实上名:命名D.其可不喜且欤幸:幸福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自为记,见其名义 ②是人多以书假余
B.①而名之以见实 ②信然邪?梦耶
C.①那么必即醒心望    ②封府库,待将军
D.①那么凡同游此者    ②徘徊斗牛之间
【小题3】下面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2)假设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小题5】两篇文章均阐述了欧阳修之“乐”,联系文本概括其真正的欢乐。(不用原文回答)